文|陳雪儀
近日,筆者被邀出席“天主教香港教區幼稚園2024-2025聯校學生中華文化藝術作品展”,展覧以童心童藝耀中華為主題,展示17間天主教香港教區幼稚園中華文化作品及成果,展覧目的除了讓學生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和建立國民身分認同外,並期望促進各校專業交流及向公眾推廣中國文化藝術,舉辦活動的目標明確和有意義。

整個活動令人印象深刻就是十多位幼稚園孩童穿上自製的各朝華服,進行時裝表演,他們嘣嘣跳跳逐一上台,有的活像唐朝的“小楊貴妃”,有的像宋代惹人憐愛的小淑女,也有威武十足的小士兵、天真爛漫的小皇帝⋯⋯
霎時間,彷彿回到歷史的長廊𥚃,既展現古典華貴、卻又可愛Q版的“小古人”,他們以純真面孔演繹著華夏衣冠的千年風華。感受華夏文明最動人的模樣——既有千年的沉澱,又有新生的朝氣,或許,讓數千年歷史的華裳,遇見最純真的童年,進行碰撞與融合!
其實活動中,當筆者仍沉醉於古今交織與變幻時,表演已經圓滿結束,意猶未盡之際,見到台下各式各樣以中華傳統文化內容進行攤位遊戲時,看到不少家長及小朋友排隊,並投入活動,其中的攤位是結合科技讓大眾市民去嘗試為自己設計一套電子版的華服,體會到參與的過程也是一次古今、傳統與創新的學習。
這次幼稚園聯校作品展非常成功,感受到由學生學習的過程以至社會大衆的參與,都能推廣中華傳統文化藝術,令人期待更多學校及團體以藝術作為媒介,把我們數千年的文化,運用現代的技術演繹與創新,相信這也是未來藝術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
(作者為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教育主席,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