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治理不是紙上談兵,更不應止於場邊觀望。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早前訪港時就指出,地區治理工作須深入社區、落實在地,議員和政府部門須齊心協力、上下一心。在旺角和佐敦地區,經民聯油尖旺支部區議員與前線部門緊密協作,展現出高效、貼地的地區治理成效。
近日,旺角和油尖區的環境衞生顯著改善,當中少不了經民聯油尖旺支部區議員陳少棠與李思敏的身影。兩人親身來到社區熱點,收集街坊反映的問題,迅速轉達予食物環境衞生署兩位總監,分別是旺角區的莊宏偉和油尖區的陳家俊。兩位環境衞生總監聞訊即調動人手、資源,行動反應迅速,處事果斷。


這種貼地、協作無間的模式,提升了部門的服務精準度和資源效益,亦凝聚社區共識,加快地區諮詢及工程開展,為居民帶來實質改善。
在這場地區治理的“比賽”中,陳少棠與李思敏不是場邊觀眾,而是真正落場的行動者;莊宏偉和陳家俊兩位環境衞生總監則如穩健的中場和守門員,統籌有序、反應敏捷,體現“團隊作戰、為民解難”的良好合作模式。
區議員與政府部門攜手合作,用心、用情、用行動服務市民。食環署亦迅速回應、勤懇工作維持清潔,贏得市民信任和支持,共同展現地區治理新氣象,攜手構建清潔、宜居、心連心的社區環境。
在旺角保護兒童會一帶,狗廁所的異味困擾居民多時。在多次落區視察後,相關設施得以改善,氣味大為減輕,途人不再受氣味滋擾。同時,區內多個“垃圾屋”經實地巡查後由署方協助住戶清理,環境大為改善,獲得居民一致好評,反映相關措施成效顯著。


此外,旺角區近日接連發生兩宗鹹水管爆裂事故,街道積水、滿布泥濘。署方人員迅速到場清理,並與區議員保持即時溝通,一同探訪受影響商戶,了解實際需要,快速完成善後工作,展現部門與民間攜手合作的高效率。


而在佐敦區,廣東道上出現垃圾長期未清理的情況,經反映後署方即時派員清除。更令人讚賞的是,針對炮台街、偉晴街的後巷長期有人隨處便溺的問題,署方每次接報均即時到場清理,積極回應居民訴求,令困擾多時的環境衞生問題逐步改善。
旺角區環境衞生總監莊宏偉指出:“民生無小事,枝微末節見初心;群眾的事,就是我們自己的事。食環署肩負為香港市民提供清潔衞生的居住環境,以及確保在香港出售的食物安全和適宜食用的重要使命。我們堅持真正做到‘急市民所急、想市民所想’,懷着一顆真誠為民服務的赤子之心,致力踐行以民為本的核心價值。市民的福祉以及得到他們的肯定,是我們工作的最大動力。我們將繼續堅守崗位,迎難而上,以專業精神履職盡責,以實際行動踐行承諾,一街一巷用心服務,一舉一動彰顯擔當,攜手打造整潔、有序、宜居的社區環境。”
以汝州街為例,李思敏議員早前視察該區的狗廁所和鄰近設施,並向食環署提出優化建議,部門獲悉後即時參照所提供的資料制定方案,省卻大量前期工序,迅速處理問題,真正做到“反應快、處理準、見效快”。
區議員熟悉社區背景和居民需要,能協助食環署優化清潔安排,從源頭減低衞生風險,推動社區長遠改善。同時,議員亦可向居民清晰解說政府政策和部門分工,促進市民理解和支持,進一步加強前線工作的順暢推行與社會的正面互信。
經民聯油尖旺區議員陳少棠表示:“佐敦區的實例正好體現環境衞生總監陳家俊先生與區議員緊密合作所帶來的‘提速提效’成果。區議員發揮橋樑角色,縮短政府與市民之間的溝通距離,有效提升處理問題的效率。例如當議員發現後巷出現垃圾堆積或隨處便溺等情況,能即時通報食環署,部門隨即採取行動,防止問題惡化或延誤,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影響。這不僅貫徹部門‘積極回應、主動處理’的宗旨,更體現政府落實‘上情下達’、積極改善地區公共衞生的決心,為完善地區治理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