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遇見雲岡數字公益藝術展”在香港西九文化區(西九龍站)拉開帷幕。是次展覽運用前沿數字技術,共展出近50件數字藝術展品,將世界文化遺產的千年風華凝結於現代展廳,為香港市民帶來沉浸式的文化體驗。

紫荊文化集團副總經理薛麗軍致辭表示,雲岡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古代佛教藝術巔峰之作,展覽通過3D復原、虛擬現實等科技手段,可讓觀眾沉浸式感受中華藝術瑰寶的無窮魅力,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薛麗軍指,此次展覽會引起香港市民的廣泛關注和來自世界各地朋友的熱情讚譽,並預祝展覽圓滿成功。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亞洲文化遺產保護基金負責人蘇渝杭表示,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將持續搭建跨界合作平台,有效匯聚社會資源,充分發揮示範引領效應。期待未來有更多社會力量加入,共同為文化遺產保護事業貢獻力量。

香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崔中慧表示,雲岡研究院積極運用科技保護及數字化3D打印技術使展覽在港展出,對於香港社會具有深遠意義。香港是個多元文化的國際金融商業之都,雲岡之美跨越時空走進香港,讓原本不可再生,不可移動的世界文化遺產珍寶,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雲岡研究院副院長閆丁致辭表示,雲岡石窟作為中國第一個皇家授權開鑿的石窟,生動演繹着佛教藝術一步步中國化的發展歷程,寫下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絢麗篇章,這種開放包容的文化特質,恰與今天香港“中西合璧”的城市氣質跨越時空遙相呼應。此次展覽是首次系統運用3D打印、VR/MR沉浸等技術,將雲岡早、中、晚三期洞窟呈現給香港觀眾,冀在廣大香港觀眾心中種下一顆中國傳統文化的新種子。

是次展覽聚焦雲岡石窟早中晚三期洞窟,自“真容巨壯”“窮諸巧麗”至“法相綿延”“古韻薪傳”四大展區串聯雲岡藝術的演進脈絡,共展出近50件數字藝術展品,包括42件裝裱照片與4件高精3D 打印複製佛像,全方位展現雲岡石窟的歷史魅力與藝術價值。







此外,展覽突破傳統文物展陳模式,通過3D復原、虛擬現實(VR)等技術手段,將深藏於山西崖壁間的千年藝術瑰寶轉化為可觀看、可感知、可移動、可傳承的數字文化體驗。觀眾可通過VR設備沉浸式感受北魏盛期的恢弘氣象,還能通過掃描展簽上的二維碼全景探索對應展品,在虛擬與現實交織中觸摸千年前的匠心傳承。

出席此次展覽啟動儀式的嘉賓有紫荊文化集團副總經理薛麗軍、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亞洲文化遺產保護基金負責人蘇渝杭、雲岡研究院副院長閆丁、紫荊雜誌社副社長黃曉華、中國對外演出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璐、北京中創文旅集團董事長秋童、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香港分部項目總監楊彤、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秘書長劉曉敬、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私人銀行部助理總經理陳寶慧等文化藝術及政商界人士。
據悉,展覽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雲岡研究院聯合主辦,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紫荊雜誌社聯合承辦,中國對外演出有限公司、北京中創文旅集團、遇見博物館共同協辦,得到了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信德集團、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行、貴州茅台公益基金會、紫荊文化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機構的大力支持。
展期:2025年5月27日-7月31日
展覽時間:10:00-19:00
展覽地點:西九龍高鐵站L1層紫荊藝術展覽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