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記者 莊蕾)北京報道:5月27日下午,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山東省濟南市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青島市在實施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範項目過程中,如何破解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問題?山東省青島市人民政府副市趙燕對此表示,青島市以實施示範項目為契機,創新構建“區域內部資源整合+城市三級醫院包聯”服務體系整合模式,發揮城市三級醫院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精准提升縣域服務能力,探索符合青島實際的分級診療、有序就醫的新路徑,著力破解資源分布不均的難題。我們有三個方面的做法:
一是打破壁壘,構建協同網絡。創新緊密型醫聯體建設路徑,統籌考慮人口分布、支撐能力、就近便利等因素,網格化布局全市醫療衛生資源,先行整合區市醫療資源,再由省市級三級醫院協管、托管,如我們在中心城區,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與市南區組建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在偏遠的縣域,由青島市市立醫院整體托管萊西縣域醫共體,實現區域醫療衛生服務協同和效能提升。
二是健全機制,推動有序診療。建設市級雙向轉診平臺和15個區市級轉診協調中心,完善雙向轉診規範,並建成45個資源共享中心和9個中心藥房,在緊密型醫聯體內實現了“疾病同質化診療”“處方流轉通用”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發揮醫保支付的杠杆作用,實行基層門診就醫報銷“零起付線”,提高在一級醫療機構住院的報銷比例,引導百姓首診在基層。
三是精准幫扶,提升基層能力。建立技術、管理等常態化梯次幫扶指導機制,開展人員“組團式”、專科“集成式”、管理“任職式”精准幫扶,建立共管病房43個、聯合門診136個、名醫基層工作站266個。針對縣域薄弱專科,每年選派1000多名專家駐點指導、培訓帶教,強化學科培育和新技術新項目推廣。全市基層診療量占比由2022年項目實施之初的59.4%提高到2024年年底的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