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4日),立法會議員譚岳衡和G19其他議員與李家超行政長官及其團隊會面,提交《2025年施政報告建議書》。今年譚岳衡議員以“金融創新驅動變革,賦能經濟多元發展”為主題,提出涵蓋七大範疇的29項具體建議,旨在推動香港經濟多元化發展,鞏固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主要包括:一、大力發展創科金融1.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檢視並擴大“計劃”下創科投資規模,建議:提高創科投資比例:適度增加申請者對港投公司“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投資組合”的投資額(現行300萬港元),並擴大計劃配額;擴展至家族辦公室:將計劃經驗延伸至家族辦公室,透過稅務優惠等配套措施,引導其資金投入創科相關“投資組合”或具潛力項目,強化民間資本參與支持創科發展。2.擴大創科產業引導基金規模:由100億元增至200億元,撬動千億級創科基金群,設立天使母基金、戰略投資母基金等,以支持北部都會區創科產業鏈發展。3.推動知識產權證券化:研究將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轉化為可抵押資產,拓寬創科企業融資渠道。4.優化政府基金機制:檢視優化政府基金項目(如“產學研1+計劃”)申請流程,強化容錯機制,吸引更多市場參與。5.支持創科企業出海:鼓勵金融機構對接在港上市創科企業的海外併購、設立生產基地等金融需求。
二、吸引國際企業來港上市1.簡化跨境合規流程:借鑒美國上市經驗,制定靈活信息披露標準,降低國際企業上市門檻。2.推動雙向掛牌機制:深化與國際交易所合作,允許企業在港交所與本土市場同步上市,吸引中東、東盟等地企業來港。
三、推動數字資產市場發展1.完善穩定幣生態圈:支持金融科技企業發行穩定幣,拓展支付、跨境貿易等應用場景。2.資產代幣化專項支持:提供稅收優惠及資金補貼,推動新能源、基礎設施收益權等實體資產代幣化。3.加強監管框架:嚴格規範穩定幣儲備管理,建立數字身份認證體系,防範金融風險。
四、強化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1.豐富人民幣計價產品:擴大“雙櫃台”模式,推出人民幣債券期貨,提升避險功能。2.擴展數字貨幣走廊:將mBridge覆蓋至更多“一帶一路”國家,推動數字人民幣與離岸人民幣自由兌換。
五、深度發掘綠色金融潛力1.擴大綠色債券資助:涵蓋轉型債券、藍色債券發行成本,推動綠色REITs上市。2.探索碳市場互聯互通:利用區塊鏈技術追蹤碳排放,降低漂綠風險。
六、推動銀髮經濟發展1.開發長者金融產品:為金融機構提供研發資助,設計養老理財工具。2.強化防騙機制:要求銀行對長者大額交易設置雙重確認。3.支持樂齡科技:資助“青銀共創團隊”,結合長者經驗與青年技術開發高齡友善產品。
七、提速北都大學城發展1.創新融資模式:發行長期債券或土地債券,支持基建建設。2.吸引國際院校:放寬非本地生限額,優化招生策略,打造“學研產居”協同模式。
今年譚岳衡議員提出的建議旨在通過金融創新與產業協同,為香港注入新動能。期待與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攜手,落實措施,共創繁榮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