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IPO全球第一 股樓再現生機-紫荊網

蔡志忠:IPO全球第一 股樓再現生機

日期:2025-07-05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 蔡志忠

有讀者問:“蔡生,你單憑今年有5名哈佛生轉來香港讀書,以及近期藍籌地產股大升4成,就認定香港經濟已經走出谷底,開始穩步向好,未免過於武斷吧?”這個問題問得相當好,有些激進的網民更是經常批評筆者盲目唱好香港。既然有讀者指出我的不是,所講的只是片面之詞,那麼就讓筆者進一步來解釋清楚。

5名哈佛生選擇轉校來港讀書,難道就只是一個簡單的轉校事件嗎?當然不是,哈佛大學是國際頂尖大學,世界排名長期在三甲之內,是全球各地學子夢寐以求想進入的著名學府,以往只有香港學生想去哈佛讀書,哪有哈佛學生轉過來香港上學的?今次轉校事件當然不是單一事件,而是在告訴我們需要改變以往的認知,今天歐美國家紛亂的局面,不但在政治上受到衝擊,經濟上也受到牽連,現在連教育也遭受嚴重影響。尤其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外國學生的敵視態度,簡直讓人心寒。也正因如此,成就了一個東方教育樞紐的誕生,香港的外地留學生高達7.9萬人,相比以往倍數增加,亞洲教育中心樞紐的形成,不但能夠培養卓越人才,也為香港帶來無限商機。

亞洲教育中心樞紐形成

至於提到地產股上升4成,網友指是股票市場的炒作行為,有升就會有跌,並不是樓市上升4成,不要得意忘形。網友形容我過於樂觀看好,樓市仍會大跌,筆者最終將自食其果。說得並非完全沒有道理,個別股票在低位回升幾成,不是樓價上升幾成,不能相提並論。我同意,我也沒有說樓市會上升幾成,我只是強調當金融穩步向好,樓市就危中有機,甚至能夠止跌回穩。至今我仍然堅持我的看法,估計下半年樓市會有3%的回升。龍頭地產股兩三個月間上升4成,當然是利好的訊號,股樓的關係被稱爲“孖公仔”,一般情況下,股市先行,樓市就會隨後,起碼有一些人在股市賺了錢,就有可能投資買樓,購買力就可大大增強,這樣對樓市發展帶來正面影響。

股市從去年低位16,000點左右開始整固後,反覆上升到今天大約24,000點,光是今年上半年也已升了两成多,而每日成交金額平均達到2423億元左右,毫無疑問,股市量價齊升,金融市場一片興旺;可是樓市方面卻好壞參半,住宅樓價指數連跌多周後開始止跌回升,上月份(6月)整體交投量達到7275宗,創出今年新高,其中新樓巿場成交十分暢旺,全年交投量有望突破2萬宗,二手市場用家亦加快速度入市,筍盤已消化得七七八八。然而,工商舖及投資市場仍然比較嚴峻,雖然遊客有所增加,可是消費模式的轉變,令飲食和零售店舖仍然錄到“關閉潮”。而供過於求的寫字樓巿場,需要一段較長時間來填滿空置單位等等。近日彭博一則新聞,主要是描述香港有11家上市中小型地產財團負債達1730億元,其中在1年內需要償還的貸款460億元出現風險,也有中型地產商166億元的債務到期出現違約。相信這些財團負債主要來自於商業借貸,然而此等消息無疑對樓市造成負面影響,與開始復甦的住宅市場情況背道而馳。

金融中心地位鞏固 看好香港未來

那麼如何從經濟角度看後市?這邊廂,股市正在蓬勃發展,亞洲教育中心樞紐形成,各類人才不斷湧入;那邊廂,住宅市場樂觀,商業板塊嚴峻,樓市乍暖還寒,危中有機。筆者為什麼看好香港未來?原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鞏固和提升。記住一點,香港只是彈丸之地,只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長期在三甲之內(偶爾跌至第四也無妨),香港就會有美好的未來。從著名投行專家羅奇“香港玩完”言論的轉軑,到“國際金融中心遺址”謬論的破滅,都在證明唱衰香港的笑話和無知。

今年上半年,香港IPO 市場突飛猛進,集資總額達 1071億港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倍,躍居全球IPO市場第一位;美國納斯達克上半年的IPO集資額約為713億港元,排名全球第二。香港IPO市場的繁榮景象,關鍵在於既懂得把握自身優勢,又善用國家惠港政策。去年中國證監會發布五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明確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為“A+H”模式掃清制度障礙。從科技與消費行業的崛起到國際資本的回流,都顯示香港正以多重優勢吸引全球資本流入。羅兵咸永道預測,今年香港IPO集資額可達2000至2200億元,有望超越紐約重奪IPO 集資額全球第一名。

(本文作者係山西省港區政協常委及召集人、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常務副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江心雨 校對:周默 監製:姚潤澤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