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陽娜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日前,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發表了以《堅定篤行 團結奮進》為題的“港澳平”文章,回顧了香港從由亂到治邁向由治及興進程中取得的豐碩成果,其中包括法治、經濟、民生和內聯外通各個方面;高度肯定了廣大香港居民同心共建美好香港所作的努力;亦號召大家眾志成城,匯聚推動“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的磅礴力量。筆者對此深表認同,當前本港面對經濟轉型等“難啃的骨頭”,更需社會各界配合好特區政府,全民參與改革破局。
一是銳意改革創新,攻堅克難。回歸以來,香港在“一國兩制”下頂住了各種風險挑戰。特別是香港國安法實施5年來,以法治為基礎,多個領域交出了亮眼答卷,實現經濟穩步發展、民生持續改善、社會大局穩定,印證了“國安才能港安,國安才能家安”的道理。正如“港澳平”文章所述,香港再次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居世界第三,世界競爭力升至全球第三,外來直接投資流入金額位列全球第三;國際調解院總部落戶香港,國際調解院公約簽署儀式在香港成功舉行;香港3所大學進入全球50強,5所大學保持全球100強……這些成績單反映了國際社會對香港安定、自由、繁榮的廣泛認同,彰顯了“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
不過,時代從不停滯,發展永無止境。在百年變局下,全球政經形勢複雜多變,經濟結構轉型、產業升級攻堅、民生需求升級等新課題接踵而至,一些深層次矛盾和體制機制障礙逐漸顯現。唯有以刀刃向內的改革勇氣主動破局,才能讓發展動能更強勁,讓“一國兩制”實踐與時並進、煥發生機。改革的方向,始終是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回應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無論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產業多元化還是完善社會治理、增進民生福祉,都要以“問題導向”精準發力,以“系統思維”統籌推進。既敢闖敢試打破固化利益格局,又堅守“一國兩制”和維護國家安全的原則底線,讓改革舉措落地見效,惠及全體市民。
二是人人都做“局內人”,凝聚合力。本屆特區政府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理念值得肯定,但改革從來不是“政府獨奏”。例如重塑區議會後,區議員、地區“三會”、關愛隊“三駕馬車”扎根基層服務市民,表明“人人都是局內人”才能提升治理效能。除特區政府外,社會各界也都要做“局內人”“行動者”。立法機關應繼續與行政機關良性互動,讓法案更接地氣。司法機構應持續以無懼、無偏、無私、無欺之精神,捍衛香港法治、維護公平正義。法律界要善用香港法治“金漆招牌”,以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質量發展。工商界要發揮“高水平開放”的主力軍作用,在“拼船出海”中開拓新局。教育、科技、勞工等各界需各盡其責,比如學者加強基礎研究、科技界不斷突破科技創新、青少年主動融入大灣區建設。各專業團體、同鄉社團等也要發揮“內聯外通”“超級聯繫人”作用,有效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廿八載築基,香港站在了新的歷史座標;再出發攀高,攜手改革是必由之路。正如“港澳平”文章所述,有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偉大祖國作堅強後盾,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一定會堅定篤行、團結奮進,不斷開創香港更加璀璨輝煌的明天!
(本文作者係香港執業律師、中華海外聯誼會港區理事、香港重慶總會副會長,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