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連振海
刀郎的成名作《2002年的第一場雪》,開場是: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晚一些/停靠在八樓的二路汽車/帶走了最後一片飄落的黃葉……
刀郎的成名曲朗朗上口,時不時能哼上一兩句,但歌曲中的歌詞卻時常困惑人。很多人問:這個世界上,真的有能停在八樓的二路汽車嗎?就像重慶山城那樣,車輛從高樓大廈中穿梭而過?

第一次到烏魯木齊,入住新疆崑崙賓館,躍入眼簾的盡是“八樓”:八樓便利店、八樓咖啡、八樓公車站……連賓館正大門中央都掛了“八樓”兩字。
刀郎歌詞裡的“八樓”跟我們在賓館裡見到的“八樓”是否是同一個呢?刀郎所說的“二路汽車”,是否真有這趟車,還是藝術虛化呢?此事引起了香港新聞聯高層新疆參訪團一行的興趣。我們叫來了賓館服務員,打聽歷史緣由。

這一打聽解開了心中多年的謎團。“停靠在八樓的二路汽車”,不是我們字面上想象的八層樓上面停靠汽車。原來,刀郎在《2002年的第一場雪》歌詞裡所說的“八樓”是家賓館,也就是現在我們入住的新疆崑崙賓館。當時在這家賓館的門口也有“二路汽車”,過去是烏魯木齊市區內很重要的一條公交路線。
那麼,這家賓館為何取名為“八樓”?刀郎歌詞裡的“二路汽車”今何在呢?我們頓時更來了興趣。

原來,“八樓”曾是烏魯木齊最高樓,因樓高八層,故名“八樓”。這家賓館建於1959年,曾接待過周恩來、王震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見證了新疆開發建設歷程。現在雖改名為新疆崑崙賓館,但當地人仍習慣稱之為“八樓”,是當地的文化地標之一。
在來新疆前,偶然打聽到雜誌社的司機趙師傅曾在新疆生活多年。2002年的第一場雪,他本人就在烏魯木齊。他說,那場雪下得真的很大,溫度零下三十幾度,路面被凍住了,很滑,大家都不怎麼敢出門。我查了一下相關資料,2002年烏魯木齊的那場雪以18釐米積雪深度打破紀錄,成為當地觀測史上最強的初雪。刀郎的成名曲以雪景為背景,融合了愛情與城市記憶,不僅讓刀郎聲名鵲起,也讓“八樓”、“二路汽車”廣為人知。



今年5月1日,烏魯木齊全面升級“2路印記 城市暢遊專線”,終點站就是“八樓”。停運十四年的二路公交車重新開通,串聯起八樓與城市景點,引發“回憶殺”。我特意在“八樓”附近轉了轉,在新疆崑崙賓館及附近,設有“八樓站”、“二路汽車”打卡點。好多慕名而來的遊客特意趕到這裏打卡留念。對於烏魯木齊來說,“八樓”、“二路汽車”不僅僅是一個公交車站、公交車,更承載了這座城市幾十年的快速發展和美好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