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行|出土之初被訛傳為假文物的頂級國寶-紫荊網

新疆行|出土之初被訛傳為假文物的頂級國寶

日期:2025-07-09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文|本刊記者 連振海

新疆自治區博物館有件頂級國寶:“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代蜀地織錦護臂,它是國家一級文物,我國首批64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被譽為20世紀中國考古學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然而,就是這樣一件國寶中的國寶,出土之初,竟然被訛傳為假文物,還引起外國學者的質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8ba1408093c20c02788d3031b9c46273
da3c57dfd43d2ab93eca24998c23412b

頂級文物出土之初遭質疑

原來,這與這件文物鑲嵌的幾個字有關。“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短短的八個字,竟然出現了“五星”、“東方”、“中國”。“五星”讓人聯想到了我國的國旗——五星紅旗;“東方”、“中國”,都是時下流行的詞語,而且還是“利中國”,這可是距今近兩千年的文物,哪有那麼巧合的事情。所以,有些西方學者就提出了質疑,覺得這是人為造假出來的宣傳品。

325483775c8a5ad5d445c094e1564662

這個時候,除了中國考古隊拿出現場照片等鐵證之外,一起參加現場考古的日本考古隊也給予了明確的答覆:“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就是中日聯合考古隊現場挖掘出來的文物,不是造假!日方考古人員的證實,也就打消了質疑的聲音。

中日聯合考古隊的驚天之喜

尼雅遺址位於新疆和田的民豐縣,是漢晉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精絕國的故址。西漢時期,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中原王朝和西域地區的密切往來。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府對西域地區進行管轄,其中也包括精絕國,是絲綢之路南道的必經之地。

1995年10月,中國日本聯合考古隊在尼雅遺址意外挖掘到了一座兩人合葬古墓。其中一具屍體的右臂上綁着一個色彩鮮豔的織錦,織錦上織有八個篆體漢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這一發現令考古隊員們異常驚喜和興奮。經專家鑑定,這是精絕國王墓,這件織錦的年代是東漢中後期,距今兩千年左右,代表了漢代絲綢織造工藝的最高水平。該護臂呈圓角長方形,長18.5釐米,寬12.5釐米,色彩絢爛,紋樣詭祕,它套在精絕國王手臂上,和弓箭等一起埋入墳墓中。專家認為,這應該是中原王朝的饋贈。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臂被認為是由蜀錦匠人專門為漢朝皇家織造,最終卻出現在新疆地區的漢代墓葬中,表明古代精絕國和漢王朝之間存在着密切的關係。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是吉祥語

據新疆文物考古專家介紹,“五星”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是陰陽五行學說的體現;“東方”是我國古代星佔術中特定的天穹位置,“中國”指黃河中下游的京畿地區及中原,是一個地理概念。

在漢代,“五星同聚”被認為是非常吉利的天象。五星聚合一處天象出現的概率甚少,具有重要的意義;“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指的是這麼吉祥的天象對於中國地區的軍國大事有利。

由此可見,“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蜀地織錦護臂,是東漢皇帝賜給精絕國國王的國禮。當時的精絕國國王過世後,將這一珍貴國禮帶進了自己的墳墓裡。因新疆乾燥少雨的獨特氣候,我們才能在千年之後一睹其風采。這也是迄今為止在新疆境內發現年代最早的帶有“中國”字樣的文物。

2002年,這件國寶中的國寶被列入首批64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它見證了我國治理和統轄西域、開發建設西域的歷史。一錦千年,它是我國民族交融史最有力的實物之一。

230abad5e008de7472dbdf2689376b93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李天源 校對:梅肯 監製:張晶晶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