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促進青少年善用電子屏幕產品 共建健康成長路-紫荊網

陳勇:促進青少年善用電子屏幕產品 共建健康成長路

日期:2025-07-11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文|陳勇

國家高度重視青少年發展,如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已成為當下關鍵任務。習近平主席強調要讓廣大學生朝氣蓬勃,勇於追逐夢想。國家於2023年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 - 2025年)》,將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李家超特首亦在2024年《施政報告》中強化“全校園健康計劃”,致力提升學生身心健康。然而,過度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問題給青少年成長帶來諸多挑戰。

衛生署學童周年健康報告顯示,逾四成小學生、八成中學生每日花2小時以上在電子屏幕娛樂,造成的健康影響實在不容忽視。理大研究指出30%香港兒童及青少年因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出現頸椎、肩頸痛等身體不適;國際研究也揭示,6-10歲兒童屏幕使用時間與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呈正相關。過度使用電子屏幕產品不僅影響生理發育,影響語言、讀寫及認知能力,更引發心理健康危機。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發現,青少年在社交平台受品評時,易產生焦慮。因此,如何讓青少年善用科技產品,而非受其宰制,已成為各方思考的問題。

現時,不少學校採用“小學鎖機、中學禁帶”的管理措施,看似隔絕誘惑,卻也引發爭議:當成年人離開手機便“懷疑人生”,又如何要求孩子在“數字真空”中理解未來?破解困局的關鍵,或許在於從“堵”轉向“疏”。一方面,科技創新應成為解決方案的核心——若能發展全息投影等立體顯示技術,讓屏幕不再傷害眼睛;若能推行“無屏會議”,用聲音交流代替視覺依賴,或許才能順應時代趨勢,順應人情。另一方面,校園與家庭需共同構建“非屏幕”的成長場景:學校增加室內外活動,讓學生游泳、打球、下棋,自然便能放下手機;家長率先示範,每天劃定“無屏半小時”,陪孩子散步、聊天。這種場景重構能讓青少年在數碼世界以外,找到其生活樂趣,找到其奮鬥目標。

應對青少年過度使用電子屏幕的問題,需要政府、社會、家庭和學校形成合力,強化宣傳引導,完善監管機制,推動教育創新,為青少年營造健康的成長環境。我們期望各方攜手,讓青少年都能在數碼世界與現實世界中取得平衡,踏上充滿活力的成長之路,以蓬勃的姿態追逐夢想,綻放光彩。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界社團聯會會長)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李天源 校對:梅肯 監製:張晶晶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