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健慈:香港特區成立28周年:法治護航下的新征程-紫荊網

傅健慈:香港特區成立28周年:法治護航下的新征程

日期:2025-07-15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 傅健慈

2025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迎來成立28周年的重要歷史時刻。作為國家唯一實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轄區,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取得的法治成就舉世矚目。世界正義工程2024年法治指數報告顯示,香港連續5年保持全球前23位的排名,這一成績既體現了中央政府對香港法治建設的堅定支持,也展現了香港司法制度的獨特優勢。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我們有必要從法治建設、“愛國者治港”原則落實、國家安全與發展權衡等專業視角,深入分析香港當前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法治成就:普通法體系的傳承與創新

香港回歸28年來,普通法體系得到完整保留並持續發展,這是“一國兩制”方針成功實踐的重要體現。終審法院2024年度工作報告顯示,外籍法官參與審理案件的比例穩定維持在35%左右,這一資料充分證明香港司法獨立的國際認可度。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涉及商業糾紛、知識產權等專業領域,外籍法官的專業意見為香港司法判決贏得了廣泛的國際公信力。

法律執業者條例修訂是近年來香港法治建設的重要里程碑。修訂後的條例不僅優化了外地律師來港執業的審批流程,還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執業資格互認機制。統計顯示,條例實施後,註冊外地律師人數較修訂前增長20%,其中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律師佔比顯著提升。這一變化有力強化了香港作為國際法律服務中心的地位。

國家安全法的實施為香港法治建設注入了新的內涵。律政司最新資料顯示,2020至2024年間,國家安全案件的平均審理周期較其他刑事案件縮短15%,這既體現了司法機關的專業效率,也彰顯了法治原則下程式正義的保障。司法機構特別設立的國家安全案件專責法官小組,通過專業化分工提升了相關案件的審判品質,這一制度創新值得肯定。

在國際法律服務領域,香港繼續保持領先優勢。2024年國際仲裁案件受理量較2019年增長40%,這一增速在亞太地區名列前茅。正在籌備中的國際調解院進展順利,預計將在2025年底前受理首宗案件,這將進一步豐富香港的爭議解決服務體系,鞏固其作為亞太區法律服務中心的地位。

“愛國者治港”原則的法治實踐

“愛國者治港”原則的落實是近年來香港政治體制發展的核心內容。2023年區議會選舉雖然投票率降至27.5%,但參選人的整體素質顯著提升,這反映出選舉制度完善後的質效變化。資格審查委員會的運作嚴格遵循法律規定,將“愛國者”標準轉化為可操作的法律程式,這一機制設計具有重要的憲制意義。

立法會運作效率的提升是“愛國者治港”原則的重要體現。資料顯示,本屆立法會法案通過率由2019至2023年度的68%提升至85%,這一變化不僅反映了行政立法關係的改善,也說明議事品質得到實質性提高。政府諮詢架構重組後,專業界別代表比例增加至45%,這一調整使政策制定過程能夠更好地吸納專業意見。

公務員隊伍的國情教育取得顯著成效。公務員學院提供的國情課程完成率達到100%,這一資料反映了公務員隊伍對國家認同的普遍提升。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高級官員赴內地掛職交流計劃已擴展至司法機構,這一創新舉措有助於加深司法人員對國家發展大局的理解,促進兩地司法理念的交流融合。

法治環境下的發展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香港法律服務業帶來新的發展空間。大灣區法律執業考試實施以來,累計通過人數已突破1,200人,這些具備兩地執業資格的法律人才正在成為跨境法律服務的生力軍。前海法院適用香港法審理的案件數量穩步增長,2024年達到50宗,這一實踐為兩地法律制度的銜接積累了寶貴經驗。

在國際規則銜接方面,香港與新加坡簽署的法律專業資格互認備忘錄具有開創性意義。該備忘錄不僅涵蓋律師執業資格的互認,還包括法律繼續教育學分轉換等具體安排,為區域法律人才流動建立了規範化管道。在數位經濟立法領域,香港的立法進程領先亞太地區,相關條例草案對資料跨境流動、數位身份認證等前沿問題作出了前瞻性規定。

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的關係處理得當。基本法第23條立法完成後,外商直接投資環比增長5%,這一資料有力駁斥了“立法會影響營商環境”的質疑。值得關注的是,國家安全案件審判透明度指數維持在85分的高位,說明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同時,香港司法機關始終堅持程序正義和司法公開原則。

面臨的挑戰與應對思考

普通法傳統的維護與創新需要平衡。目前香港法院判決中判例援引比例保持在90%以上,這一傳統對維護法律確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在司法人工智慧應用方面,香港採取了審慎推進的策略,目前僅在案件管理、文書生成等輔助環節進行試點,這種穩健的做法值得肯定。

國際話語權建設仍需加強。近年來設立的3所國際法律智庫已開始發揮作用,但在國際法律規則制定中的影響力還有提升空間。英文判決書比例提升至65%,這一變化有助於增強香港司法判決的國際傳播力,但內容品質與說理深度同樣需要關注。

法律人才培養體系面臨轉型升級。目前法學科學生的內地實習率達到70%,這一做法有助於培養熟悉兩地法律制度的人才。香港舉辦的跨境模擬法庭競賽已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法律專業賽事,但賽事影響力向歐美地區的擴展還需加強。

專業建議:法治發展方向

完善國家安全法律配套措施至關重要。建議制定《法律專業道德守則》國家安全專章,為法律從業人員提供明確指引。同時,應當擴大參與國際法律組織的深度和廣度,通過專業交流增進國際社會對香港法治的理解。

優化管治法律框架需要制度創新。推進《行政程式條例》立法,規範行政決策程式,提升治理透明度。建立政策法律影響評估機制,對重大政策進行法治合規性和實施效果預評估。

法治教育應當系統推進。建議將中小學法治教育課時增加50%,重點加強《憲法》和《基本法》教育。設立“基本法學者”榮譽稱號,鼓勵學術界開展相關研究,為“一國兩制”實踐提供理論支援。

結語:法治引領的發展新篇章

28年的實踐充分證明,法治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石。在“愛國者治港”原則下,香港法治建設既要維護國家安全,又要保持普通法特色;既要服務國家大局,又要對接國際標準。展望未來,香港完全有條件成為國家法治現代化的“示範區”、全球法律服務的“首選地”和“一國兩制”實踐的“標桿”。這需要法律界同仁共同努力,在堅守法治原則的基礎上開拓創新,為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貢獻專業智慧。

(作者係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法治・教育科技促進會會長、北京交通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