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仲呈祥
近日,田華、王心剛、張良、陶玉玲、肖桂雲、潘虹、宋曉英、陳道明等8位電影藝術家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他們數十年來從事電影工作的情況和體會,表達為推動電影事業發展、建設文化強國貢獻力量的決心。
習近平總書記給予回信,對電影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

電影工作者及文藝工作者讀後激動不已,深受教益,感悟良多。
一是深刻體悟到黨對電影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對人民電影藝術家的尊重愛護。
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回顧在黨的領導下中國電影史上電影藝術家創作的經典作品及其在銀幕上創造的一個個生動鮮活的藝術形象,培根鑄魂,給幾代中國觀衆以寶貴的精神營養和審美享受。
這裡,有《白毛女》《黨的女兒》《董存瑞》《柳堡的故事》《開國大典》《人到中年》《燭光裡的微笑》……
這啟示我們:必須以堅定的文化自信繼承發揚黨所領導的中華民族優秀的電影傳統,敬畏中國電影史上經過歷史和人民檢驗的經典作品。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藝術發展歷史,猶如長江、黃河之水,有源有流。只有珍視源和優秀傳統,才能守好正;也只有發展流和勇於進取,才能創好新。
守正創新,是文化藝術繼承發展的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任何顛覆經典、拋棄傳統,一味東施效顰、盲目西化的做法,都不足為訓,必須引以為戒。
二是深切領悟到今天我們廣大電影工作者以及文藝工作者,在新征途上都必須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崇德尚藝,與時俱進,在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深刻變化、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的背景下,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從而堅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努力創作更多謳歌時代精神、抒發人民心聲的精品佳作,為繁榮發展文藝事業、建設文化強國作出新貢獻。
這主動識變應變求變的關鍵,便在學習、領悟、踐行好習近平文化思想。
三是真切感悟到習近平總書記給田華等8位電影藝術家的回信,為廣大文藝工作者進一步指明瞭奮進方向和實踐路徑,卓有成效地堅持營造識才、重才、愛才的環境。
文化強國的建設和高質量的文藝創作,關鍵在人才。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本身就是營造識才、重才、愛才的良好政策環境的重要舉措。

廣大文藝工作者,理應自覺提高學養、涵養、素養,加強理論修養、知識儲備、生活積累和情感積累,向德藝雙馨的優秀人才學習,尊重和愛護人民褒揚的傑出人才,嚴於律己,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創作生態環境,以不負黨的厚望、人民的厚望、時代的厚望。

(作者係中國文聯原副主席、著名文藝評論家、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