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教育局公布新學年高中公民科的行程和相關安排,其中有不少亮點,令人欣賞。高中公民科內地考察於2023年4月開展,作為公民科課程重要的一環,讓學生親身了解國情和國家的最新發展,豐富學習經歷。過去3個學年,累計已安排超過14萬名高中學生參與。
公民科內地考察團自推出以來,行程不斷豐富完善,由最初集中在廣東省內的22個行程,增加至今年的28個行程,其中10個為廣東省外行程,為學校提供更多元的選擇,因應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興趣,選擇合適的路線。在考察主題方面,涵蓋歷史文化、創新科技、經濟發展等方面,讓同學全方位認識國家的最新發展和成就,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拓寬視野,並提升國民身份認同和歸屬感。
行程多元 深化學習體驗
從新學年的公民科內地考察行程所見,特區政府加入了不少“紅色資源”的參訪點,配合愛國主義教育的推行,無疑值得欣賞。例如,在江西考察的行程,學生通過參觀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及八一廣場、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等紅色景點,了解國家近代革命歷史和人物,並提升國家安全意識。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特區政府特別提供更多的考察行程,例如參觀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等,讓同學加深了解我國軍民保家衛國的歷史,傳承抗戰精神,珍惜和平的可貴。
除了“紅色資源”景點外,新學年公民科行程的另一個亮點,就是提供更多創科學習的元素。在部分行程中,同學有機會到訪當地的企業和大學參觀,了解內地創新科技、數字科技或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應用;亦可前往現代農業示範園區,通過參訪和體驗活動,認識農業科技對糧食供應和生態的影響。
近年體育熱潮興起,內地考察也新增了相關參訪點。同學將會參觀杭州亞運會會場及博物館、青島奧林匹克帆船中心及奧帆博物館、廣州亞運會場地,讓學生了解我國在舉辦奧運會、亞運會等大型體育賽事中的成功經驗,體會國家的軟實力與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民族自豪感。
優化設計保障安全 寓教於樂
此外,教育局亦提升了學校安排老師帶隊的靈活性。由下學年起,學校可安排一定比例的助理教師或教學助理隨團,為學校的人手安排提供彈性。同時,特區政府亦為隨團學校人員安排專業發展活動,提升其安全意識及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進一步保障學生的安全。
經過兩年多的實踐,公民科內地考察的各項安排正持續優化。行程設計方面,結合國家在創新科技等領域的最新發展,以及東江水供港60周年、抗戰勝利80周年等重要紀念日,持續注入新元素,為學校提供更全面的學習體驗。同時,特區政府也聆聽業界意見,適時調整安排,為學校提供更大彈性,靈活調配隨團人員。
展望未來,隨着國家在不同領域的蓬勃發展,行程設計可加入更多參訪點。筆者建議,未來可探討加入“一帶一路”建設相關的參訪點,讓同學親身了解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其成果。例如,參觀中歐班列相關基礎設施,了解國家如何推動物流領域的國際連接,促進跨境貿易;或前往福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參觀港口及產業園區,感受國際互聯互通的實踐。
通過不斷優化行程內容並結合時代需求,內地考察不僅能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更能成為厚植家國情懷、培養國際視野的重要平台,促進學生學習和成長,日後為國家和香港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黃錦良為全國人大代表, 教聯會主席,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