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底中國加入國際合格評定組織的機構達485家-紫荊網

截至2024年底中國加入國際合格評定組織的機構達485家

日期:2025-07-15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紫荊雜誌(記者馮琳)北京報道:檢驗檢測是質量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重點發展的高技術服務業。7月14日,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截至2024年底,我國加入國際合格評定組織的機構共485家,獲得境外合格評定資質或授權的機構205家,開展境外業務的機構434家,23家機構在境外設立48家分支機構,為產業出海作出了積極貢獻。

2a00b1468c2442689aba201da6ee6e3c

據市場監管總局認可檢測司司長況旭具體介紹,從2024年度全國檢驗檢測統計結果來看,檢驗檢測行業呈現出“三升三降”的特點。

一是行業營收和單位產值穩步上升,機構數量和報告數量出現下降。2024年,全國檢驗檢測行業共實現營收4875.97億元,同比增長4.41%,繼續保持良性增長勢頭;全國共有檢驗檢測機構53057家,全年出具檢驗檢測報告5.53億份,同比分別下降1.44%和8.66%,機構數量近年來首次出現下降拐點。與上年比,平均每家機構營收增加51.51萬元,平均每份報告營收增加110.89元,表明檢驗檢測機構和檢驗檢測報告的“含金量”明顯提升。

二是規模以上機構佔比上升,小微型機構佔比下降。營業收入1000萬以上的“規上”機構共計7972家,佔全行業15.03%,同比上升7.02%;從業人員100人以下的小微機構數量51007家,佔全行業96.14%,同比下降0.12%。表明行業集聚程度有所上升,集約化發展趨勢明顯。

三是高端供給能力上升,低端供給佔比下降。從行業分佈看,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裝備等新興領域的機構數量增長2.05%,而建築工程、建築材料、機動車檢驗等傳統領域的機構數量下降0.44%。從人員構成看,高級技術職稱人員同比增長4.75%;中級以下技術職稱人員同比下降 0.58%。從技術能力看,檢驗檢測儀器設備1067.01萬台套,同比增長3.87%;資產原值5701.70億元,同比增長8.01%。獲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機構6025家,行業佔比11.36%,為全國企業平均佔比的14.95倍;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的機構1500家,行業佔比2.83%,為全國企業平均佔比的11.32倍。表明檢驗檢測專業化能力穩步提升,高技術服務業特徵更加鮮明。

況旭表示,通過“三升三降”可以看出,檢驗檢測行業呈現集約化、專業化發展可喜趨勢,“小散弱”局面初步扭轉,結構布局持續優化,質量效益穩步提升,支撐高質量發展能力作用明顯增強。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馮琳 校對:庄蕾 監製:魏東升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