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莊蕾
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鏈博會)於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中外參展企業和機構達1,200家,線上線下觀眾超21萬人次,簽約合作協議超6,000項。作為全球首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鏈博會彰顯中國推動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大國擔當,提供中國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要環節的確定性答案,強調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共識,以及中國將長期成為外資企業投資熱土的信心。

境外參展商佔比逐年攀升
第三屆鏈博會期間,多國政要專程參會,南非副總統馬沙蒂萊率多位部長和眾多企業訪華出席鏈博會。泰國擔任主賓國並委派高級別代表團參展參會。40多位世界500強跨國企業領導人專程參會,美國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連續4天在京出席鏈博會相關活動。國際展覽局、國際商會、國際商標協會、“可持續市場倡議”全球理事會等機構主要負責人專程參會。172個境外團組觀展參會,是上屆的2.2倍。
鏈博會舉辦三屆以來,境外參展商佔比逐年攀升,從首屆的26%、第二屆的32%,上升至本屆的35%。其中,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佔比超過65%;參展商覆蓋範圍從首屆的55個國家和地區,增加到本屆的75個。大批美國、歐盟、日本企業積極參展。25家國際組織觀展參會,其中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貿法會、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8家國際組織參展。172個境外團組前來觀展洽談,其中很多境外商協會機構表示明年將組織企業參展。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剛結束訪華,大批澳方工商界朋友也來到鏈博會尋找合作夥伴。“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企業和機構積極參展參會。塞爾維亞工商會去年組團來華觀展,今年組織13家企業參展。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各大商協會,以及香港四大商會、澳門七家工商機構均組團參會觀展。寧波市有關企業攜中東歐5國多家企業聯合展示。
除了英偉達等首次參展的美國企業,本屆鏈博會上還有蘋果、特斯拉、霍尼韋爾、嘉吉等連續三屆參展的老朋友。本次參展的美國企業和機構覆蓋全部“6鏈1展區”,數量比上屆增長15%,繼續位列境外參展商數量之首,參展面積較上屆提高10%。其中60%的參展美國企業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貿促會有關部門與美國駐華使館經商處共同舉辦中美軌道交通行業圓桌會,美國大豆出口協會主辦了美國大豆供應鏈推介會,中國美國商會攜多家會員企業聯合參展。
本屆鏈博會首次在先進製造鏈展區設置了創新鏈專區,首次打造以“鏈博新品.共促未來”為主題的“鏈博首發站”。在上屆發布全球供應鏈促進指數、連接指數基礎上,新發布全球供應鏈創新指數、韌性指數,形成全球供應鏈指數矩陣,並首次繪制“6鏈1展區”產業圖譜。具身智能、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企業大放異彩,宇樹科技、強腦科技、優必選等行業領軍企業,22家湖北科創企業攜手呈現“機器人總動員”;創新融合展區的1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聯袂上演低空飛行器“舞台秀”。今年的展陳方式上,展商更突出體驗式、互動式、沉浸式展覽敘事。觀眾可以像工程師一樣檢視供應鏈網絡,體驗虛擬工廠漫遊,享受智能機器人調配的飲品,通過XR眼鏡沉浸式穿梭於電商購物、社交互動、文化旅遊等應用場景。
與其他展會相比,鏈博會不追求短期的現場交易成交額,更注重推動長期互利合作。本屆鏈博會創新優化了指標評價體系,進一步突出幫助參展商和專業觀眾“找朋友、找夥伴、找解決方案、找應用場景”。鏈博會3.0版本得到廣泛認可,越來越多中外企業深刻認識到鏈博會的獨特價值和展示邏輯。“鏈主”企業與“鏈屬”企業聯合參展,同台講述供應鏈合作故事,如蘋果公司第三次攜手中國供應商展示智能製造與綠色製造最新技術;力拓集團與中國寶武鋼鐵再度攜手亮相,展示國際合作成果。不少省份紛紛推出優勢產業集群,浙江數字科技、貴州大數據、湖北人形機器人、陝西汽車製造等產業企業組團參展。全球展商在現場直觀感受、專業交流,很多企業約定後續深度對接洽談。此次成立的中外參展商聯盟將與中國國際商會各產業委員會聯動服務中外企業,打造“永不落幕的鏈博會”。

打通科研成果與市場需求的多重環節
今年是鏈博會連續舉辦第三年,作為鏈博會的“主角”,參展企業紛紛拿出“看家本領”頻頻“炸場”。從“空中巴士”到“陸地航母”,從“天鯤號”“崑崙號”等大國重器到“哮天犬”“蜘蛛俠”“醒獅”等“賽博”機器人,系列新產品吸引觀眾拍照打卡。特別是“鏈博首發站”,密集發布一大批全球尖端新品、技術與解決方案,集中呈現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前沿突破成果,覆蓋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健康醫療等多個領域。廣大參展企業表示,在鏈博會看到了行業和產業的未來,也找到了更多創新靈感和合作機會。
在歡迎暨交流晚宴和“鏈博之夜”參展企業交流會上,中外企業和商協會負責人暢談合作、共話發展。鏈博會的一大特點是展台上不是普通的銷售人員,而是企業高管親自駐場找朋友、談合作。很多參展商派出包括首席執行官、首席採購官、首席運營官等在內的上百人團隊來到鏈博會現場,主動出擊,穿梭於各展區尋找合作伙伴。浙江某汽車企業成功拿下400台醇氫重卡大單,價值超過2億元人民幣,創其參展最好記錄。廣東某企業自主研發的複合翼飛行汽車收穫1,000餘架意向訂單。很多展商與上下游企業在新技術和新產品上達成合作意向。與此同時,鏈博會也有力推動了政商互動交流。很多部委和地方領導把鏈博會作為重要調研場所和招商平台,給參展企業帶來了政策資訊,也提供了建言獻策的機會。鏈博會匯聚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的蓬勃生機,成為全球工業4.0時代的展示櫥窗和實踐平台。
鏈博會打通了科研成果與市場需求的多重環節,完成產業鏈的“化學反應”和“生態重組”。空客今年首次參展就帶來上下游10家合作伙伴,共同描繪涵蓋從原材料供應到終端應用的大飛機產業鏈全貌。金馬衡器與基碩科技兩家“專精特新”企業,因前兩屆鏈博會而相知相“鏈”,今年聯合展出合作成果,創造新的智能化生態,並現場簽署下一步合作協議。鏈博會的魅力不僅在於同行業的交流,更在於跨界跨領域的碰撞。有農業企業表示,受汽車行業“零庫存供應鏈管理模式”、新能源行業“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追蹤系統”啟發,將對公司發展戰略和路徑進行優化。
為香港提供對接全球資源“一站式”服務
第三屆鏈博會上,香港中華總商會、香港總商會、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香港工業總會等多家香港商協會負責人率團赴京參會,進一步推動香港與內地的全面融合。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今年共組織70多家會員企業參加鏈博會,涵蓋食品、衞生用品、科技製造等多個領域。會長盧金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儘管當前全球供應鏈面臨挑戰,但鏈博會作為匯聚國內外資源的平台,為香港與內地企業提供了穩定和拓展市場的關鍵契機。
多位香港商協會負責人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鏈博會為香港提供了“一站式”對接全球資源的平台,希望通過鏈博會達成一些項目合作,推動國際供應鏈健康發展。同時,香港應發揮好“超級聯繫人”作用,與內地通力配合打通供應鏈。
鏈博會期間,2025年內地——香港商會聯席會議圓滿召開,此次會議是該機制自2001年創立以來首次在內地舉辦,具有里程碑意義。會上,兩地貿促機構、商會及企業代表就深化科創聯動與供應鏈協同,進一步發揮香港獨有優勢,推動內地與香港工商界攜手開拓國際市場新機遇,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表示,香港是重要的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也是聯接內地和國際市場的重要橋樑,在金融業、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具有獨特優勢。香港企業的品牌、渠道、技術等優勢與內地的產業配套優勢結合起來,能夠形成更多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增強企業的全球競爭力。任鴻斌希望能以聯席會議以及第三屆鏈博會為契機,推動內地與香港企業加強科技產業合作,更好實現供需適配、相互成就、共同發展。
今年是香港投資推廣署連續第二年參與鏈博會。香港投資推廣署助理署長李淑菁在出席鏈博會“供應鏈服務主題活動”時表示,香港擔當著“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能夠協助內地企業更好地應對國際市場,平衡供應鏈的穩定性和靈活性。
李淑菁重點推介了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和作為國家“雙循環”中連接內地與國際市場的通道角色。她指出:“香港在供應鏈管理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從基礎設施、專業服務人才、國際供應商網絡到政府政策配套,都能夠全方位滿足企業在採購、貿易及物流等不同經營環節的需求。“
在“先進製造主題活動”專題研討環節,香港投資推廣署運輸、物流及工業總裁王國藩圍繞“綠色低碳技術驅動創新發展”進行分享。他表示,當前產業對綠色低碳的需求正呈現增長勢頭,香港特區政府一直透過不同措施支持創科產業發展,透過加強研發支持、開拓資金管道,並深化學界、業界與政府的多方合作,以加快發展成為綠色科技的樞紐。為加快發展綠色及可持續發展經濟,投資推廣署已經成立專責可持續發展團隊,積極吸引在碳中和方面擁有領先技術和解決方案的海內外企業來港開展及擴展業務。
此外,鏈博會期間,香港投資推廣署以“香港作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為主題,舉辦圓桌討論會,與有意赴港發展的在京企業代表深入交流。香港投資推廣署一行還藉助參加本屆鏈博會的機會,在北京走訪了多家企業,推廣香港最新政策機遇,協助京企用好香港優勢,開拓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