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卓永興
全球高齡化進程明顯加速,香港也不例外。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預測,香港長者人口比例持續攀升,65歲或以上的人口將從2023年的164萬增加至2043年的267萬,其佔總人口的比例將由2023年的約23%增加至2043年的約35%,即由每四人有一人是長者,增至每三人有一人是長者。
香港銀髮消費潛力相當可觀
面對人口結構新形勢,我們必須積極應對高齡化帶來的各種挑戰,並在挑戰中抓緊發展機遇,因勢利導,積極探索新產業新業態,在變局中打開香港新天地。促進銀髮經濟,一方面為香港經濟注入活力並帶動整體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促進培育優質銀色產品和服務模式,讓長者共享發展成果。
銀髮消費受到全球重視,增長潛力大。現今一代香港銀髮族,積聚了一定的財富,有一定的經濟條件和購買力,是不容忽視的龐大消費群體,帶動了銀髮經濟相關產品和服務的需求與商機。根據政府經濟顧問辦公室的粗略估算,2024年60歲或以上長者的消費開支約為3,420億元(港元,下同),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約11%。估計10年後(即2034年),60歲或以上長者的消費開支可達4,960億元。若以去年為基數,即使每年只有約5%增長,亦已等同約170億元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30項措施體現政府推動銀髮經濟決心
特區政府高度重視發展銀髮經濟。行政長官在2024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成立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工作組),並由我擔任組長,致力結合政府、社會、商界及其他界別的公私營力量,響應及服務銀髮一族的需要,提升銀髮一族生活質素,同時帶動香港的經濟發展。
工作組審視了多項建議,經深入探討後,於今年5月底就促進“銀色消費”、發展“銀色產業”、推廣“銀色品質保證”、推廣“銀色財務及保障安排”及釋放“銀色生產動力”五個範疇提出30項措施,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及戰略部署,突顯政府推動銀髮經濟的決心。政府政策措施支持,可望帶動風氣,令市場重視發展銀髮經濟,加速發展步伐。
我們會透過多渠道推進工作,體現跨局跨界別協作。每個範疇均有領軍的政策局,有關政策局聯同不同界別多個機構共同推動,目標是拉動銀髮族的消費、發展銀色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以認證方式增加產品和服務的認受性以拓展銷售、善用和保障長者的財政資源,以及吸引長者投入勞動市場加強社會的生產力,共建銀髮友善社會。工作組會指導、監察30項措施的推行,確保措施到位、有效落實,及有需要時作出優化或調整,適時檢討有關措施推進的情況。
社會動力充足反響積極
措施公布以來,社會各界的反應正面,積極響應。民建聯今年6月更與社會各界成立“銀髮經濟發展聯盟”,凝聚政府、商界、學界及社會各界力量,促進交流合作,以實際行動支持特區政府在促進銀髮經濟發展方面的工作。
在刺激銀色消費方面,我們從衣食住行以至健康護理及金融理財等範疇,通過提供購物優惠、電子商貿、推廣長者飲食、加強消費資訊、保障長者消費等方法,催谷銀色消費。
“民以食為天”,推動銀髮友善的飲食絕對是工作組在促進“銀色消費”方面的重要一環,尤其將軟餐的概念在社區廣泛推廣,讓長者重拾出外享用美食的樂趣。有關工作進度良好,不足一年,多家連鎖快餐店及中式食肆紛紛推出不同菜式軟餐應市。
推廣軟餐,標準先行。去年11月,我見證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和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簽署《“照護食”灣區標準合作備忘錄》,助力業界研發更多不同口味的“照護食”(編者註:“照護食”即為患有咀嚼、吞嚥困難人士而設的飲食,亦被稱為介護食、軟餐等)。今年內應該可將“照護食”正式納入“灣區標準”清單,成為第一個由香港業界提出及制定的銀髮經濟領域“灣區標準”。商經局正和社聯加強向飲食界推廣“照護食”,並鼓勵及協助更多有興趣的食肆及餐飲機構推出“照護食”。
樂齡科技產業是銀髮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撐,政府會透過營造蓬勃的樂齡科技生態圈、整合資源推動有關的成果轉化、商品化,以及更好對接需求助力業界拓展市場等,總體推動樂齡產品的產業化。
政府已為銀髮經濟“搭好個台”
我們十分清楚產品和服務認證對於提升產品和服務的認受性與吸引力,及其對於助力建立品牌價值和拓展銷售網的重要性。因此在推廣“銀色品質保證”方面,我們有四個工作重點,包括:由社聯推行“照護食灣區標準”;由香港工業總會推行“銀色產品Q嘜計劃”;由發展局推行“長者友善樓宇設計自願認證計劃”;及由香港品質保證局就產品、服務、場所推行“香港註冊—銀髮友善系列”。
在推廣“銀色財務及保障安排”方面,我們有兩個方向,一是加強長者理財、退休規劃的宣傳和產品,包括鼓勵保險集團開發更多跨境養老保險產品,法律業界加強推廣“平安三寶”(即遺囑、持久授權書和預設醫療指示),以及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着力加強推廣“HKMC退休3寶”(即安老按揭計劃、保單逆按計劃及香港年金計劃);二是針對長者防騙,致力提升長者的理財知識及金融防騙能力,並為年長市民提供更多元化及切合個人需要的退休理財選擇。
在釋放“銀色生產動力”方面,政府主力透過就業支援及培訓,以及推廣長者友善僱傭措施等,鼓勵及協助更多年長人士投入勞工市場,協助釋放勞動力。
發展銀髮經濟不僅關乎長者的福祉,更有利商界拓展銷售,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政府已“搭好個台”,動力在業界。我們需要社會各界積極協作與行動,共同努力,壯大銀髮經濟的體量和產業鏈,並在生活各個範疇,提升長者生活質素,增加獲得感、幸福感,實現銀髮經濟的最大效應。

“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推出的30項措施
(一)促進“銀色消費”(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牽頭推動)
1.展覽業界在展覽中加重“銀髮經濟”元素;
2.展覽業界新增“銀髮經濟”專題展覽;
3.零售業界為長者提供零售優惠;
4.商經局透過香港零售管理協會推動零售界開發銀髮產品和服務;
5.香港貿易發展局在電商平台供應銀髮產品;
6.飲食業界推出“老友記.食好啲”適合長者的飲食
7.商經局聯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支援商界推廣照護食;
8.食品製造業界提供迎合長者需要及喜好的預先包裝食品;
9.商經局聯同社聯舉辦“銀髮高峰會”;
10.消費者委員會强化“銀色消費”資訊;及
11.香港海關加強宣傳和教育工作。
(二)發展“銀色產業”(由創科局牽頭推動)
1.香港科技園公司、數碼港、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支援其科技企業發展樂齡科技;
2.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促進樂齡科技研發的轉化和商品化;
3.香港科技園公司、數碼港協助從事樂齡科技的公司與安老業界、醫院診所等合作,對接樂齡科技產品研
發與長者的需要;及
4.社會福利署擴闊樂齡產品的家居使用。
(三)推廣“銀色品質保證”(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牽頭推動)
1.社聯會推行“照護食灣區標準”;
2.香港工業總會推行“香港Q嘜優質銀色產品計劃”;
3.發展局短期內推行“長者友善樓宇設計自願認證計劃”;及
4.香港品質保證局推行“香港註冊—銀髮友善系列”。
(四)推廣“銀色財務及保障安排”(由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牽頭推動)
1.保險業界開發更多跨境養老保險產品;
2.法律業界加強推廣“平安三寶”;
3.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按揭證券公司)加強推廣“HKMC退休3寶”和推動本地年金市場的進一步
發展;
4.按揭證券公司、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積金局)加強長者的
理財教育;
5.投委會加強長者金融防騙教育;
6.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聯同銀行業界加強銀行防騙措施;及
7.金管局聯同銀行業界制定《長者友善銀行服務指引》。
(五)釋放“銀色生產動力”(由勞工及福利局牽頭推動)
1.僱員再培訓局會推出優先培訓顧問諮詢服務,以及針對人力需求殷切的行業推出更多專設的培訓課程等;
2.勞工處會在今年將適合中高齡人士的招聘會增加一倍;
3.勞福局會檢討“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及“中高齡就業計劃”,進一步探討推出鼓勵60歲或以上人士就業的措施;及
4.勞工處會加強推廣長者友善僱傭措施。
(作者係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本文發布於《紫荆》雜誌2025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