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毅:大廈管理工作任重道遠-紫荊網

黃子毅:大廈管理工作任重道遠

日期:2025-07-31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黃子毅

日前新聞報道土瓜灣益豐大廈爆鹹水管導致大停電,影響八百多戶居民。炎炎夏日,停電超過一日,從電視可見居民大受影響,但包括筆者在內的廣大市民,不難看到政府多個部門、電力公司、區議員和關愛隊第一時間出動,主動搶修以及為居民提供各項支援。今日的香港,突發事故政府的確幫到手,這是市民近年的重要印象。雖然政府應對突發事故的協調機制越來越成熟,但根治問題則涉及大廈管理的資源、業主責任和物管公司的專業度問題,相關工作任重道遠。

自關愛隊成立後,市民已經習慣關愛隊在社區參與工作,不少隊員來自左鄰右里,面孔很熟悉,令居民放心。類近的政府協調出動的例子,本月初都有一例——北區皇后山更換臨時水管。因為更換水管,附近多條鄉村都要配合週末的夜間停水安排。為配合民政處和水務署的工作,當區關愛隊齊齊出動展開宣傳,亦走入每條受影響鄉村,逐家逐戶派發飲用水。更換水管當日更安排多個當值街站,以便市民查詢和獲取飲用水。無論是今次土瓜灣還是其他區的突發事故,已經形成政府第一時間“做野”,居民落街“搵到人”,亦可以收到有即時需要的民生物資,除反映政府協調機制的成熟,受影響居民直接獲得即時資訊和政府的溫暖,對政府的行動力的印象大幅改觀。

回到大廈管理及物業管理本身,目前相關政策事宜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跟進推動。今次土瓜灣益豐大廈有法團和聘有管理公司,並非三無大廈,但發生事故後,不難發現有關物管公司專業度有限,未能第一時間安排搶修工作和釋除居民的疑慮。雖然事件有政府和電力公司主動介入,但某程度反映物業管理公司的專業水平不一,有必要考慮如何物管界別的專業度,例如參考專業行業,設立定期培訓標準,以提高業界的專業度。提高業界的專業度將會是長遠工作。

與此同時,市區不乏舊式單棟或三無大廈。雖然大廈管理首要責任在於業主,但考慮到財政資源問題,如何推動老舊大廈以及三無大廈採用物管公司提供服務,政府的政策相當關鍵,本月,立法會民政及文化體育事務委員會剛好討論到政府在推動大廈管理及物業管理方面的工作,文件提及民政事務總署因應《2024年施政報告》建議,將會在舊樓林立的油尖旺、深水埗、九龍城和荃灣四區,推出為期一年的“聯廈聯管”試驗計劃。顧名思義,計劃協助就是區內多棟的舊式單棟或三無大廈共同聘用同一間物管公司聯合管理,因計劃攤分管理費用的住戶數目多了,藉此以較相宜的費用獲得基本的大廈管理服務,從而改善過去這類大廈沒有管理和改善公共區域的環境問題。

目前屋宇署設有樓宇安全貸款計劃,市建局就設有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可以為合資格的業主提供一系列的財政資助,協助業主保養大廈,例如大廈的升降機、消防安全設備、排水系統等,連強制驗樓都有資助計劃。雖然“聯廈聯管”在剛過去的六月實施,尚未有進一步資訊,但相關計劃具有良好目的,如試點工作順利,亦有望通過受聘的管理公司協助舊式單棟或三無大廈的業主申請有關樓宇修復的支援基金,做好大廈保養。另一方面,新界鄉郊的村屋或小型屋宇都有同類的問題,鄉郊屬於民青局的管轄範圍,試點工作順利亦有望“聯廈聯管”能否探討擴展到鄉郊地區,改善鄉郊的管理以及加強預防鄉郊的入屋爆竊和其他犯罪的發生。

最後,剛開展的“聯廈聯管”試驗計劃,關乎舊式單棟或三無大廈能否改善大廈管理以及相關業主能否進一步履行維修保養責任。作為大廈管理的創新舉措,稍後計劃的成效以及所聘用物管公司的專業度,值得讀者多加關注。

(作者係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李博揚 校對:郭孟琦 監製:張晶晶
許正中:熊貓化身“文化使者” 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
2025年暑期檔電影票房刷新單日破億最快紀錄
澳門舉行多項慶祝活動迎十五運會倒計時100天
天文台發出黑雨警告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