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航天、航空及航海”展覽在港隆重開幕-紫荊網

“中國的航天、航空及航海”展覽在港隆重開幕

日期:2025-08-01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國家航天局聯合主辦的“中國銀行(香港)呈獻:國家發展成就系列—無盡探索:中國的航天、航空及航海”展覽,將於今日(8月1日)起至9月7日在香港科學館舉行。這是香港首次同時展示國家在三大領域成就的展覽,透過豐富的實物、模型、圖文、影片及互動展品,不僅介紹相關領域的重要發展,更旨在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對科技創新的熱忱,強化國民科技自信。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昨日(7月31日)在開幕典禮上致辭時表示,嫦娥六號去年成功攜帶月球背面土壤返回地球,是全球首創,標誌着中國探月工程的領先地位。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國家作出貢獻,香港的科學家也有機會參與重大科研任務。這些成果印證香港的獨特優勢,以國際視野推動國家發展。他指出,今次展覽展示嫦娥探月工程的最新成果,以及中國在三航領域取得的卓越成就,並展現了香港作為連接國家與世界的文化樞紐的角色,向世界說好中國故事,向公眾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圖示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中)、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李國平(左四)、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一級巡視員劉懋洲(左三)、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孫煜(右四)、“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轄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組長、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博士(左二)、博物館諮詢委員會科學專責委員會主席衞炳江教授(右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右三)、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陳詠雯(左一)及香港科學館總館長劉啟業(右一)在典禮主持開幕儀式。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孫煜致辭時表示,中銀香港植根香港逾百年,始終以服務國家發展為己任,繼去年8月全力支持“深海一號”科考船攜“蛟龍號”首次訪港活動,讓香港市民近距離感受國家深海科技的魅力,今天再次榮幸參與“航天、航空及航海”展覽,以實際行動踐行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責任擔當。這是中銀香港服務國家戰略和助力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生動實踐。中銀香港期待通過這次展覽,讓更多香港市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深刻感受國家科技發展的輝煌成就,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激勵更多香港青年投身科技創新事業,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香港智慧。

其他主禮嘉賓包括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李國平、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一級巡視員劉懋洲、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轄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組長、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博士、博物館諮詢委員會科學專責委員會主席衞炳江教授、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署長陳詠雯及香港科學館總館長劉啟業。

主禮嘉賓參觀首次在香港展出的嫦娥六號返回艙和降落傘。圖示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前排左一)、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孫煜(前排右二)、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李國平(前排右一)。

今次展覽創下多個“第一”,包括首次在香港同場展出嫦娥五號和嫦娥六號分別在月球正面及背面採集的月球土壤。其他首次在港亮相的展品包括嫦娥六號返回艙和降落傘、萬米深潛的海水樣本,還有一比八、翼展約6米的“運-20”大型運輸機模型,以及造船業“三顆明珠”︰航空母艦、豪華郵輪和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的模型。

另外,香港科學館亦首次在戶外展示大型航天航海模型展品,包括一比五、高約12米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以及實物原大、長約10米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模型。

除了來自內地的展品,展覽亦會介紹香港科學家在國家太空探測和深海探索中的重要貢獻。展覽更設有互動展品“月球基地”及“祝融號探險”等,讓參觀者體驗建設月球基地與火星探索的挑戰。

展覽將於8月9日至9月7日期間每逢星期六、日設有定點導賞。此外,香港科學館亦將舉辦一系列活動,包括在8月1日和8月4日舉辦專家講座系列,邀請內地專家分享航空、航天及航海知識,以及國家在相關範疇的成就及未來規劃等主題,市民可即場參加以上導賞及講座。另外將舉辦實驗班、工作坊和科學示範等,讓公眾探索飛行和深海潛航背後的科學原理。

主禮嘉賓參觀展覽。圖示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中間)、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孫煜(左一)。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可熠 校對:郭孟琦 監製:李博揚
特朗普放話部署核潛艇 俄方:美軍部署早已被監控
香港故事丨破解颱風“密碼”的追風者
報告:美關稅稅率達1934年以來最高
又有一批新片定檔發布 《731》將於9月18日上映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