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專稿】創科領航香港低空經濟振翅騰飛-紫荊網

【紫荊專稿】創科領航香港低空經濟振翅騰飛

日期:2025-08-02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數碼總監 黎少斌

近年來,全球低空經濟正迎來爆發式增長,歐美日韓等國家紛紛出台政策推動這一新興產業的發展,將概念驗證邁向規模化商用。作為香港民航處指定的“監管沙盒”計劃技術合作夥伴,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在沙盒項目的風險及技術評估與運營中發揮關鍵作用,協助首批超視距(BVLOS)飛行應用在香港成功落地,促進香港無人機應用場景的穩步實施與創新。

“香港樣本”引領亞洲“天空革命”

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低空經濟產業總規模高達約6,700億元(人民幣,下同),2025年有望倍增至1.5萬億元。到了2035年,更預計將突破3.5萬億元。千米之下的天際,已成為內地省市聚力發展的產業新賽道。

廣東集聚全國30%以上低空經濟產業鏈企業,基本形成廣州、深圳、珠海“三核聯動、多點支撐、成片發展”的產業格局,由2024年珠海航展首設“低空經濟館”,到近期東莞市推出的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典型案例清單和機會清單,廣東省正積極鼓勵企業探索更多應用場景,從政策端、產業端發力,呈現多元化的特徵與區域協同並進的態勢,推動我國低空經濟從“空中飛”走向“落地用”。

同處大灣區,香港特區政府積極配合國家整體規劃,“振翼騰飛”。作為《施政報告》中的重點政策之一,香港特區政府已成立“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並啟動低空經濟“監管沙盒”,為低空經濟構建示範項目,全方位推動制度創新、技術落地及產業生態建設。

香港具備發展低空經濟的獨特條件,其優勢不在於規模競爭,而在於“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在於國際自由港的制度優勢、大灣區的協同優勢等,應前瞻性布局,成為我國推動低空經濟核心技術攻關、內地企業出海的重要樞紐,與內地城市協同形成產學研生態閉環,為亞洲低空經濟發展提供“香港樣本”,引領亞洲“天空革命”。

截屏2025-08-02 下午6.37
生產力局、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安誠-邁進聯營顧問公司在香港T2主幹路及茶果嶺隧道工程項目中合作研發“地空協同隧道自動檢測系統”,令隧道檢測進一步智能化,該系統獲 2025年“愛迪生獎”金獎

從實驗室到產業高地實現全鏈條創新

低空經濟產業鏈價值由上游、中游、下游三個層級構成,香港深厚的創科底蘊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支撐。在香港起步的無人機企業大疆,透過最大程度集合深圳的產業集成優勢和香港的科研優勢,不斷輸出顛覆性技術,已成為孕育出全球70%民用無人機的創新搖籃。

生產力局自2020年起一直在低空經濟價值鏈的各環節作出戰略性貢獻。在研發方面,為解決無人機續航時間不足的技術瓶頸,我們積極參與技術創新,並成功研發多孔泡沫鋁和碳纖維板材複合材料,可以作為有效提升無人機續航的關鍵結構件。在確保機身整體剛度以滿足飛行穩定性需求的基礎上,此材料可實現整機減重30%,顯著延長續航能力。此外,生產力局亦積極進軍輕量化材料的應用研發,結合3D打印技術與氫燃料電池等前沿技術方案,將進一步優化無人機零部件的設計和耐用性。

生產力局與各界攜手開展低空經濟應用研究,包括地空協同隧道自動檢測系統、汀九橋無人機橋墩檢測、聯邦學習框架下基於小樣本學習的典型電網設備小弱缺陷識別關鍵技術研究等項目實際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地空協同隧道自動檢測系統”採用全球首創無人機方案實現毫米級精度,香港T2主幹路及茶果嶺隧道工程項目每周會使用該系統進行檢測,不僅帶來更安全的隧道檢測,提升檢測效率,更為全球基建數碼化樹立典範。研發團隊正優化此系統,希望應用在更多其他無GPS的大型場景中,如岩洞、排洪設施等其他大型地下設施。

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是低空經濟的重要載體之一,生產力局憑藉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的深厚積累,積極拓展飛行汽車技術,其卓越的自動駕駛技術和經驗,無疑將在這一新興領域發揮引領作用,特別是在場景構建與模擬、模擬測試、風險評估、飛行路線規劃以及飛行控制算法和技術方面。

在醫療領域,生產力局正與物流公司探討的應用場景,包括用空中最短距離運送輸血包或放射性藥物,能夠避開交通堵塞的影響,更及時、安全地應對突發或緊急需求,保障藥效,更可減少放射性藥物對工作人員帶來的潛在健康安全風險。

此外,作為第一家獲得香港民航處認可的小型無人機認可進階培訓機構,以及進階操作許可的持有者,生產力局亦積極為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持續培育專業的技術人才。

香港擁有大量的低空經濟高價值場景,包括高端物流、應急響應、文旅融合、產業應用、公共事業、無人駕駛等,可將上游研發設計、中游部件組裝及下游應用服務匯聚,壯大香港低空經濟產業群;更可結合本港特色“智能微工廠”,實現全產業鏈落地及高效生產,帶動香港GDP增長。

推動低空經濟生態接軌國際

除了技術研發及應用落地,制定低空標準是構建產業生態的核心議題之一。生產力局正積極推動香港成為低空經濟產業的國際樞紐,設立國際性和區域性的行業技術及管理標準。

國際方面,生產力局已聯合全球頂尖的專業技術組織——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及相關技術機構共同商討建立以安全為本的無人機規管沙盒發展框架,同步指定配套技術及管理標準。區域方面,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聯盟的理事單位,以及《低空飛行通用安全保障要求》、《低空飛行特定場景安全要求》、《低空飛行基礎設施與保障指南》三項灣區標準的起草單位,生產力局透過提供行業實務經驗與技術指導,協助完成標準應用的起草、評審、推廣工作,推動灣區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

在助力企業對接國際標準方面,針對無人機及無人駕駛飛機系統面臨的複雜電磁干擾安全風險,以及全球電磁兼容監管要求不統一導致的企業出海壁壘,生產力局依託本港最具規模的電磁兼容科技中心,為業界提供全面的電磁兼容測試驗證及相關顧問服務,協助無人機及相關零件製造商取得相關認證,拓展海外市場。這也是生產力局近期成立的“The Cradle 出海服務中心”所提供的“出海6招”支援之一,協助內地科技企業精準對接國際標準,加速低空經濟相關產業的全球化布局。​

截屏2025-08-02 下午6.37
生產力局電磁兼容科技中心可為業界提供全面的電磁兼容測試驗證及相關顧問服務,協助無人機及相關零件製造商取得相關認證。圖為本港最具規模的電磁兼容測試實驗室

“低空經濟科技館”將掀新章

長遠來說,低空經濟對於城市的意義,除了技術創新,更是一個契機、一種思維方式,能促進產業迭代,甚至重構區域布局。在複雜環境中開闢新航線的能力,正是一個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所在。香港必須牢牢把握低空經濟發展機遇,以創新科技不斷提升城市競爭力、市民的生活質量和優化城市治理水平。

作為香港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參與者與技術推動者,生產力局全力配合特區政府落實各項創科相關的政策,今年9月底將隆重開幕“低空經濟科技館”,攜手業界集中展示低空經濟領域的創新科技、科研技術轉化成果、基礎設施、應用場景、整體產業鏈發展現狀,分享“監管沙盒”計劃的成果與經驗,提供交流合作的最佳平台,推動制度創新、技術落地、人才培訓及產業生態建設,為智慧城市建設注入新動力,打造世界級的低空創科生態圈。

此外,由“監管沙盒”項目促進小組發起的低空經濟研討會將於10月中旬在生產力局舉行,屆時將匯聚來自政、產、學、研、投的代表,探討交流行業發展方向。生產力局將携手業界不斷推動香港低空經濟發展新篇章,為我國低空經濟蓬勃高質量發展貢獻香港力量。

本文發布於《紫荆》雜誌2025年8月號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雨桐 校對:周默 監製:張晶晶
特朗普放話部署核潛艇 俄方:美軍部署早已被監控
香港故事丨破解颱風“密碼”的追風者
報告:美關稅稅率達1934年以來最高
又有一批新片定檔發布 《731》將於9月18日上映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