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商廈變身學生宿舍,“錢”途無限!去年,香港都會大學連購紅磡酒店及商廈自用,其後香港城市大學出手購入尖東明輝中心基座商場及寫字樓;今年,再有香港科技大學以3.54億元購入金鐘名都酒樓。這段時間以來,為發展國際教育樞紐,本港多間大學於市場大手收購物業擴充改建作學生宿舍,引起市場廣泛關注。港商記者最近採訪到多位專業人士,他們均認為大學收購商廈趨勢仍會繼續,且頗有“錢”途。
戴德梁行:大學床位缺5.54萬
去年教育局數據指,本港八間大學八大2024/25學年共收14756名非本地學士生,已佔學額近兩成(19.9%),4年間增2507人,升幅亦為兩成。戴德梁行發表的《人才住房學生公寓》報告提到,目前香港的大學宿位有嚴重短缺,八大學生與宿位比例為3.4比1,相當於逾3名學生競爭1個宿位。戴德梁行執行董事、香港研究部主管鄧淑賢曾指出,即使到2027年,保守估計整體大學的床位短缺至少達5.54萬個。
仲量聯行香港資本市場部主管陳國章早前於記者會表示,觀乎市場上有大學積極尋找自用物業,除學生宿舍外,亦作行政、教育等用途,又認為陸續會有更多大學收購物業。最新的商廈改建為專用學生宿舍(PBSA)政策,將吸引更多大學吸納酒店和乙、丙級寫字樓,惟仍須衡量成本。
科大多次租用甲廈擴充
事實上,近年市場上頻現大學收購物業情況。最近,有35年歷史的金鐘名都酒樓預告將於9月底結業。而本身屬自置舖位的名都酒家早前亦決定出售舖位。該舖面積達31410平方呎,由科技大學購入,涉資3.54億元,呎價約11270元,相信科大購入樓面後將作教學之用。科大校方發言人則指,該校商學院一直積極在市區商業中心設立教學設施,方便修讀商科課程的學生、包括在職管理人員上課及交流。有消息指,科大或將相關單位用作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EMBA)課程的教學中心之用。
科大過去一年亦多次租用甲級商廈擴充,包括觀塘The Millennity 1座30樓及31樓,合共約3.8萬平方呎,以及觀塘宏利金融中心全層,約3.1萬平方呎,今次則進一步“落重本”購入物業,作長遠部署。
都大城大購商廈落重手
積極擴充的還有香港都會大學,包括去年以約10億元購入原名“城木酒店”的紅磡蕪湖街酒店,改作為學生宿舍並易名為“MU88”,項目分為兩座,樓高16層,設有255間客房,可供約480人入住,房間均設有獨立浴室。主要提供予非本地學生入住,部分房間將或預留予交換生和訪問學者使用。後又以26.5億元購入紅磡祥祺中心商廈作教學之用,兩宗收購合共涉資已經達36.5億元。此次交易為2024年市場最大的商廈物業交易。
都大發言人表示,近年該校各方面發展迅速,包括學生及教職員人數持續增加、開辦各類型新課程及成為本港首間應用科學大學等,大學一直積極探索不同方式為師生提供更多學習和教研空間。
另外,城市大學方面則以8.8億元收購尖沙咀明輝中心基座商場“尖東廣場”,總面積約9萬平方呎料購入作教學樓面之用。
學者:對經濟有正面意義
“這是一件好事,是善用香港土地資源。”針對大學購商廈,金融管理學院客座教授楊玉川表示,“香港總體地少人多,土地資源相當珍貴,但近年由於經濟環境的變化,商舖和寫字樓供應市場出現較為明顯的相對過剩。”他又指,香港想發展成為教育中心,又遇到土地供應不足問題,通過市場流轉將供應相對過剩的資源轉移到供應不足的部分,既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對香港經濟亦有正面意義。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莊太量表示,“相信未來幾年,內地生來港趨勢會越來越大。因為近年來中美關係(日益複雜),原本去美國的20多萬留學生好大部分未必去得了。若然他們選擇來港,將令學生數目暴增。目前內地生來港每年只有1至2萬,基數相當小,未來大有增長的空間。”他又指,現在比較好的方法相信是把一些商廈改成學生宿舍,因現在好多發展商的商廈其實都賣不出去,如果改做新用途就可中和成本。“現在香港產業發展亦高度重視教育,本身酒樓改做教育,既可提升土地利用率,同時又增加香港的GDP。”
美聯:學院買巨舖料陸續有來
美聯商業首席營業董事麥世強接受傳媒採訪時表示,隨着消費模式改變,酒樓業及零售市道正面臨調整,教育機構成為巨舖買賣或租賃的新動力。
他指出,只要家長對優質教育的需求未減,“估計教育機構對巨舖的興趣陸續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