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珠海學院師生探索泉州廈門非遺瑰寶

香港珠海學院師生探索泉州廈門非遺瑰寶

日期:2025-08-07 來源:紫荊號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2025年7月26至30日,由香港廈門聯誼總會慈善公益基金會贊助、香港珠海學院主辦的「閩粵遺韵‧珠海同行」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索之旅圓滿舉行。此行目的地爲中國歷史悠久、位處海上絲綢之路的泉州和廈門。

在文學及社會科學院院長馮錦榮教授、理工學院院長朱海山教授、建築系講座教授龍炳頤教授、建築系吳鼎航博士及梁智勇博士共同帶領下,17名修讀中文、建築華南文化、國學、文化遺產及建築學專業的本科及碩士學生,深入探尋閩南建築瑰寶與非遺文化精髓。香港廈門聯誼總會理事長李毅立先生更以在地視角,為學子們生動講解泉州和廈門歷史、生活文化與發展變遷,提升他們對建築與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識。

在泉州,師生先後參觀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清淨寺及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建築與宗教文化專家龍炳儀教授,憑藉其對泉州開元寺及景教歷史的深厚造詣,從學術與民間雙重視角,多維度解讀泉州作爲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歷史意義。馮錦榮教授則詳盡講解了清淨寺與伊斯蘭教在泉州的發展軌跡,並延伸至近代天文學與氣象學的演進,極大拓寬學生的學術視野。署理校長張珍女士及發展總監謝易霖先生隨行支持,給予學生寶貴的鼓勵與指導。

建築系講座教授龍炳頤教授向學生介紹開元寺中的基督教元素。

文學與社會科學院院長馮錦榮教授向學生介紹泉州清淨寺與伊斯蘭教的歷史。

轉赴廈門,團隊到訪鼓浪嶼領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在南普陀寺感受深厚的閩南佛教文化底蘊;並登臨海上明珠觀光塔,俯瞰廈門城海交融的美麗全景。在華僑大學,陳志宏教授帶領師生參觀古建築工匠展覽廳,瞭解傳統建築工藝的精髓,並與該校建築系師生交流,探討文化遺產保護的實踐經驗。隨後廈門大學之行,王量量教授通過專題講座,展示數碼技術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應用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結合實際案例,激發學生對未來建築設計與文化融合的深入思考。

同學分享旅程見聞與感悟。

行程尾聲舉行的專題分享會上,同學踴躍分享見聞與感悟,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活化展開熱烈討論。龍炳頤教授、馮錦榮教授及李毅立先生高度讚賞學生的洞察力,並鼓勵他們持續關注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李先生特別展望未來閩港兩地的文化交流,期待更多青年投身文化遺產保護事業。

參與活動的建築學本科生郭同學表示:「此行不僅增長見識,更提高了我們對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識,鼓勵我們在未來的建築設計中融入文化元素,創造更有溫度與意義的作品。」

香港珠海學院衷心感謝香港廈門聯誼總會慈善公益基金會的鼎力支持,爲學子提供難得的實地考察機會。本次旅程不僅是文化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學術與心靈的深刻洗禮。

來源:紫荊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故園行——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尋根主題攝影展”於紫荊藝術展覽空間續展至8月19日
香港入境處元朗突擊行動 拘捕14人包括非法勞工及僱主
2025南南國際學術會議在江西開幕 聚焦綠色生態與可持續發展
我國首次完成載人月球探測任務攬月月面着陸器着陸起飛綜合驗證試驗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