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輝:敘臨時政府乏力 列強割據恐重演-紫荊網

黃錦輝:敘臨時政府乏力 列強割據恐重演

日期:2025-08-11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 黃錦輝

去年12月,敘利亞內戰局勢劇變,統治該國超過50年的阿薩德家族(al-Assad)政權被反對派勢力推翻。

隨後,反對派組織成立臨時政府,並推舉前“沙姆解放組織”(Hayat Tahrir al-Sham,HTS)領導人朱拉尼(Abu Mohammad al-Julani)擔任總統,他出身軍旅,敘利亞的政權更迭離不開他在戰場上的拼殺。

執政後,他刻意淡化軍人背景,改名為“艾哈邁德•侯賽因•沙拉”(Ahmad Husayn al-Sharaa),並以西裝革履的形象示人,試圖向國際社會,尤其是歐美國家釋放訊號:他已不再是昔日的“聖戰者”,而是一位願意對話、尋求合作的政治領袖。

各組織如散沙 背後有外部支持

通過這種形象重塑,沙拉希望擺脫“恐怖主義者”的標籤,為臨時政府爭取更多國際援助與經濟支持鋪路。他深知百廢待興的敘利亞若要重建,必須依賴外部資源,而歐美國家在資金、技術和人道援助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角色。

然而,過去半年沙拉的執政表現乏善可陳,令人難以相信他能夠帶領敘利亞恢復和平、實現經濟復甦。

內戰後的敘利亞仍是一盤散沙,曾與沙拉並肩作戰的各反對派組織依舊各據一方。因此,沙拉上任後的首要任務,便是要統一各方勢力,協調利益分配。

以7月13至15日南部蘇韋達省(As-Suwayda Governorate)的衝突為例,當地德魯茲派(Druze)與貝都因部落(Badawi)的矛盾激化,最終在7月16日引發以色列以保護德魯茲人為由空襲敘利亞政府大樓。這事件或許只是冰山一角,其他勢力同樣蠢蠢欲動,一旦利益分配不均,隨時可能揭竿而起。

事實上,沙拉對這些組織心存忌憚,因為它們背後均有外部勢力支持。德魯茲派長期與以色列關係密切--不少德魯茲青年,甚至在以色列的軍隊服役。

因此,以色列以保護盟友為由,對敘利亞實施報復性空襲並不令人意外。表面上看,以色列是在為德魯茲派“主持公道”,實則是其在敘利亞南部長期布局的一部分。

當前,以遜尼派為主的臨時政府位於以色列北部邊境,自然引發以方的安全憂慮。而沙拉的崛起更令以色列高度警惕,這位前HTS領導人,如今搖身一變成為敘利亞臨時政府總統,正致力於整合各派武裝力量,推行統一敘利亞的雄心計劃。

以國先下手為強 阻敘利亞統一

若其目標實現,敘利亞可能重新成為地區性強權,這是以色列不願看到的局面。因此,以色列選擇在敘利亞政權更迭初期出手,意在削弱潛在威脅,阻撓其統一進程。

此外,敘利亞國內勢力分布錯綜複雜,內戰期間,“自由敘利亞軍”(Free Syrian Army,FSA)活躍於中部地區,其成員多為前阿薩德政權政府軍的高級將領;東北部則是庫爾德自治區的勢力範圍,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人民保護軍”(Yekineyen Parastina Gel,YPG)。這支軍隊不僅在敘利亞境內影響深遠,還因跨境民族問題,被土耳其視為安全威脅。

而在北部,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國民軍”(Syrian National Army,SNA)同樣盤踞一方。土耳其之所以積極介入,主要是為了遏制庫爾德勢力的擴張--後者長期以來尋求獨立或擴大自治,其影響力甚至延伸至土耳其南部。

為此,土耳其曾與阿薩德政權保持一定合作,在邊境地區部署軍事力量。至於南部3省,包括蘇韋達省等是德魯茲派聚居區,早在阿薩德時期已獲以色列支持,與中央政府矛盾重重,如今問題仍依舊。

敘總統四面楚歌 執政舉步維艱

盡管臨時政府已取代阿薩德政權,但其內部結構依然鬆散,各派武裝力量雖曾合力推翻舊政權,卻未能形成統一的政治共識。四面楚歌的沙拉執政舉步維艱,既要推動國家統一,協調各方勢力“分蛋糕”,又不敢得罪它們背後的支持者--美國、土耳其、以色列等國。

在此情況下,即便敘利亞政府能夠維持領土完整,國家的石油、礦產等資源恐將遭外國勢力強行瓜分。

長此下去,西方主導的、類似歷史上“列強割據”的悲劇,恐怕很快將在中東重演。

【知識庫】沙拉如何奪敘利亞政權?

•沙拉(Ahmed al-Sharaa)1982年出生於沙特阿拉伯,後隨家人遷回敘利亞大馬士革。2003年美國攻打伊拉克後,他加入基地組織並被關押5年。

•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沙拉回國成立基地組織在敘分支“努斯拉陣綫”,之後脫離基地組織,成立“沙姆解放組織”(HTS)。

•沙拉領導的反對派軍隊在2024年發動閃電攻勢,成功推翻執政近50年的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權,並進入大馬士革。

•沙拉終於由武裝領袖身份,轉變為國家領導人。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行政長官反恐督導組今舉行首次會議 本月下旬進行大型反恐演練
行政長官李家超與教育部部長懷進鵬會面
立法會選舉提名期將於10月24日開展
中方強調維護紅海航道安全 推動也門問題政治解決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