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銀行港澳管理處副主任 林廣兆
持續一個多月的中東戰爭危機,已經進入決定兩種前途、兩種命運的最關鍵時刻;倘若各有關國家能夠剋制,以和平方式予以化解,其對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利威脅也將很快消失;如果戰爭爆發,則勢必引起更嚴重的石油危機,加速西方經濟衰退。
現在,人們希望這場危機能夠通過和平方式予以化解,在阿拉伯國家範圍內獲得政治解決,恢復海灣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這樣一來,由於禁運而引起的油供短缺、油價急漲以及失去伊拉克和科威特這兩個市場等不利於經濟發展的因素也將逐漸消除。
但是,如果事與願違,爆發在西方大國軍事捲入下的戰爭,則海灣局勢將進一步惡化和更趨複雜,其對西方經濟的不利影響特別是石油供應短缺也將嚴重加劇。以美國來說,據國務卿貝克最近估計,在沙特阿拉伯駐軍將會令美國今年額外支出60億美元;另據美國防部呈交國會的最新估計,美國在海灣的軍事行動將會在1991年財政年度花去113億美元。
上述不利因素對世界經濟的打擊是不言而喻的。對美國而言,打擊還將更為嚴重,很可能會加速經濟衰退的到來。海灣危機前,美國經濟已經疲態畢露,包括經濟增長率進一步放慢,失業率上升以及財政赤字欲降不能等等。在這樣的情況下,調低利率便成為避免經濟衰退的主要希望所在。筆者認為,海灣危機惡化必將對美國減息構成諸多制肘。首先是油價急升大大加劇了通貨膨脹的壓力,使得聯邦儲備局更難以調低利率。其次是石油產品價格急升使美國提高油稅增加收入的希望落空,同時,為彌補額外的龐大軍費開支,又迫使美國政府增加在市場舉債,而這又需要維持高息才能吸引到資金。由此可以看出,倘若開戰,今年第四季度乃至明年初美國經濟是不容樂觀的。
中東危機爆發以來,香港經濟無疑已受到一些負面影響。包括石油產品數度加價加劇了通脹壓力以及金融市場的波動加劇等。但直至目前為止,這些影響都是暫時性的,估計是可以隨着中東危機獲得和平解決而消除的。
然而,如果中東危機出現另一種前途,即爆發戰爭,則香港經濟遭受的不利影響將難以在短期內消失,而且將會有所擴大。除了要承受油價急劇升高的直接壓力外,還要受美國經濟不景的間接影響,主要是對美國的出口和轉口貿易將因為需求不振而減少。
香港經濟固然難免要受中東危機惡化的影響,但相對來說,影響的程度卻又不會太大。主要原因在於:
1、香港經濟對石油的依賴不大,受油價急升的打擊因而也較小。
在香港的經濟結構中,耗能低的服務業佔60%以上,即使是製造業,也主要是耗能少的輕工業,而且,經過兩次石油危機之後,香港的能源消費結構對石油的依賴程度已明顯下降。統計顯示,在香港初級能源需求結構中,石油產品所佔的比重已從1979年的99.98%下降到1989年的35.86%。結果,留用進口石油產品總值在留用進口總值中所佔比重在同期間內也從6.87%下降到 3.23%。也就是說,香港因額外支出油價上漲費用而損失的本地生產總值的份額也明顯減少。
2、香港與中東國家距離遙遠,彼此貿易關係不密切,受貿易制裁的影響較小。
據統計,去年香港對科威特的出口額和轉口額分別為2.12億元和7.986億元,從科威特的進口額則為1.395億元,在香港出口、轉口以及進口中均佔極低的份額。至於香港與伊拉克的貿易,數額更是小到微不足道,低於八千萬元。海灣貿易秩序不正常對香港構成的損失也很小。
3、香港地理位置優越,可通過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經濟關係,特別是依靠中國內地作為後盾,減輕海灣危機的不利影響。
鄰近香港的東南亞國家,有的是可以從油價上升中得益的石油淨出口國,如印尼、馬來西亞等,有的則雖依賴進口石油並且難免受中東危機的影響,但估計只是增長放緩而已,因此以整體來說,東南亞仍將是經濟發展活躍的地區,這就使得香港能夠藉着加強區內的貿易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抵銷美國市場需求減少的影響。
維持香港的穩定繁榮是中國的既定國策。因此,當香港遭受海灣危機的困擾時,中國也會盡力幫助化解,協助受困科伊兩國的香港人順利回港便是一例。筆者預計,作為一個石油出口國,中國將會優先照顧香港的需要,以免香港經受缺油之苦。而隨着中國經濟的好轉和進口能力的提高,香港也能通過增加對內地的出口,減輕海外市場需求不振的影響。
總之,香港經濟發展雖然因海灣危機而增加不利因素,但由於有着上述的有利條件,其前景並非一片黯淡。只要發揚善於靈活應變的傳統,香港將能夠經受中東危機的考驗,安然渡過難關。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6/17/oUadBFQIjIYSGvjrF6SKd7vfhZc1gqIkOvu.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中國銀行港澳管理處副主任 林廣兆
持續一個多月的中東戰爭危機,已經進入決定兩種前途、兩種命運的最關鍵時刻;倘若各有關國家能夠剋制,以和平方式予以化解,其對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利威脅也將很快消失;如果戰爭爆發,則勢必引起更嚴重的石油危機,加速西方經濟衰退。
現在,人們希望這場危機能夠通過和平方式予以化解,在阿拉伯國家範圍內獲得政治解決,恢復海灣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這樣一來,由於禁運而引起的油供短缺、油價急漲以及失去伊拉克和科威特這兩個市場等不利於經濟發展的因素也將逐漸消除。
但是,如果事與願違,爆發在西方大國軍事捲入下的戰爭,則海灣局勢將進一步惡化和更趨複雜,其對西方經濟的不利影響特別是石油供應短缺也將嚴重加劇。以美國來說,據國務卿貝克最近估計,在沙特阿拉伯駐軍將會令美國今年額外支出60億美元;另據美國防部呈交國會的最新估計,美國在海灣的軍事行動將會在1991年財政年度花去113億美元。
上述不利因素對世界經濟的打擊是不言而喻的。對美國而言,打擊還將更為嚴重,很可能會加速經濟衰退的到來。海灣危機前,美國經濟已經疲態畢露,包括經濟增長率進一步放慢,失業率上升以及財政赤字欲降不能等等。在這樣的情況下,調低利率便成為避免經濟衰退的主要希望所在。筆者認為,海灣危機惡化必將對美國減息構成諸多制肘。首先是油價急升大大加劇了通貨膨脹的壓力,使得聯邦儲備局更難以調低利率。其次是石油產品價格急升使美國提高油稅增加收入的希望落空,同時,為彌補額外的龐大軍費開支,又迫使美國政府增加在市場舉債,而這又需要維持高息才能吸引到資金。由此可以看出,倘若開戰,今年第四季度乃至明年初美國經濟是不容樂觀的。
中東危機爆發以來,香港經濟無疑已受到一些負面影響。包括石油產品數度加價加劇了通脹壓力以及金融市場的波動加劇等。但直至目前為止,這些影響都是暫時性的,估計是可以隨着中東危機獲得和平解決而消除的。
然而,如果中東危機出現另一種前途,即爆發戰爭,則香港經濟遭受的不利影響將難以在短期內消失,而且將會有所擴大。除了要承受油價急劇升高的直接壓力外,還要受美國經濟不景的間接影響,主要是對美國的出口和轉口貿易將因為需求不振而減少。
香港經濟固然難免要受中東危機惡化的影響,但相對來說,影響的程度卻又不會太大。主要原因在於:
1、香港經濟對石油的依賴不大,受油價急升的打擊因而也較小。
在香港的經濟結構中,耗能低的服務業佔60%以上,即使是製造業,也主要是耗能少的輕工業,而且,經過兩次石油危機之後,香港的能源消費結構對石油的依賴程度已明顯下降。統計顯示,在香港初級能源需求結構中,石油產品所佔的比重已從1979年的99.98%下降到1989年的35.86%。結果,留用進口石油產品總值在留用進口總值中所佔比重在同期間內也從6.87%下降到 3.23%。也就是說,香港因額外支出油價上漲費用而損失的本地生產總值的份額也明顯減少。
2、香港與中東國家距離遙遠,彼此貿易關係不密切,受貿易制裁的影響較小。
據統計,去年香港對科威特的出口額和轉口額分別為2.12億元和7.986億元,從科威特的進口額則為1.395億元,在香港出口、轉口以及進口中均佔極低的份額。至於香港與伊拉克的貿易,數額更是小到微不足道,低於八千萬元。海灣貿易秩序不正常對香港構成的損失也很小。
3、香港地理位置優越,可通過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經濟關係,特別是依靠中國內地作為後盾,減輕海灣危機的不利影響。
鄰近香港的東南亞國家,有的是可以從油價上升中得益的石油淨出口國,如印尼、馬來西亞等,有的則雖依賴進口石油並且難免受中東危機的影響,但估計只是增長放緩而已,因此以整體來說,東南亞仍將是經濟發展活躍的地區,這就使得香港能夠藉着加強區內的貿易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抵銷美國市場需求減少的影響。
維持香港的穩定繁榮是中國的既定國策。因此,當香港遭受海灣危機的困擾時,中國也會盡力幫助化解,協助受困科伊兩國的香港人順利回港便是一例。筆者預計,作為一個石油出口國,中國將會優先照顧香港的需要,以免香港經受缺油之苦。而隨着中國經濟的好轉和進口能力的提高,香港也能通過增加對內地的出口,減輕海外市場需求不振的影響。
總之,香港經濟發展雖然因海灣危機而增加不利因素,但由於有着上述的有利條件,其前景並非一片黯淡。只要發揚善於靈活應變的傳統,香港將能夠經受中東危機的考驗,安然渡過難關。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6/17/oUadBFQIjIYSGvjrF6SKd7vfhZc1gqIkOvu.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