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座城,與一片海灣相擁而伴。5年間,它們朝夕相處,已茁壯成長為一棵屹立世界東方的參天大樹……
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等作了全面規劃。
5年如白駒過隙,幢幢高樓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銀”光閃耀;經濟高速增長、活力充分釋放,“金”黃奪目;四時花香飛鳥集聚,“綠”意盈盈;靠海向海商船往來穿梭,湛“藍”深邃;人員流動活躍、科創潛力迸發,熱鬧“紅”火。
多彩灣區,似萬花筒般繽紛絢爛。你眼中的粵港澳大灣區,會是什麼顏色呢?
伶仃巨變基建跨海,如“銀”龍飛舞
一橋跨三地,天塹變通途。
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兩大重要跨境基礎設施建成通車。9月23日,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通車運營,香港加入全國高鐵“朋友圈”。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伏波於浩瀚伶仃洋中的海上巨龍“起舞”,讓往來港、珠、澳三地變得更加便捷。
跨境基建有“上新”,通關模式也有“創新”。
香港西九龍高鐵站的“一地兩檢”,大大縮短了通關時間。蓮塘/香園圍口岸、新橫琴口岸、青茂口岸相繼開通,創新實施“一站式通關”“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等便利通關模式,內地與港澳的往來越來越快捷便利。
2023年底,深中通道這一粵港澳大灣區核心交通樞紐工程主線貫通;2024年初,黃茅海大橋與高欄港大橋海上“牽手”。黃茅海跨海通道建成後,將與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虎門大橋等,共同組成粵港澳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
伶仃洋從“嘆零丁”,走到了“嘆巨變”。
地面交通往來縱橫有條不紊,空港建設也毫不遜色,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加速成型,五大機場正加快提升基礎設施保障能力。衝上雲霄看世界、吸引外企灣區“安家”,它們功不可沒!
基礎設施的建設、互聯互通的交通網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更強勁動力,“深圳創業、香港生活”早已成為尋常事。
金融創新財力雄厚,似“金”光閃耀
“硬聯通”全面接駁,“軟聯通”迅速升溫。
在世界版圖中,粵港澳大灣區與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並稱“世界四大灣區”。
數據顯示,到2022年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近13萬億元人民幣。如果將13萬億放置於全球對比,已躋身世界主要經濟體前10,發展之快,令世界矚目。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開放創新不斷深入,多項改革舉措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持續深化,金融服務創新水平顯著提升,為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深港通”交易機制持續優化,截至2023年底,“深港通”累計交易金額超過75.43萬億元。“跨境理財通”正式啓動,極大地促進了大灣區居民個人跨境投資。
《綱要》指出,到2035年,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躍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五年來,爲了方便人員、資金、貨物、信息等要素的流動,粵港澳三地進行了一系列體制機制創新。在此期間,陸續印發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面建設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等,對推進粵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進行了全面部署。
如今,隨着“軟聯通”的日益完善,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粵港澳合作平臺開發建設穩步推進,正發揮強大效能。
2023年底,國家發改委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為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增強中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錨定了方向。
“灣”有引力,機遇自然來。
有數據表明,中國內地依然是極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特別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城市群在內的開放程度高、與全球市場聯繫緊密、創新文化活躍的區域,將持續吸引海內外企業與投資者。
綠水青山萬壑鳥鳴,展“綠”意盎然
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生態。
蜿蜒的海岸線、優良的港口群,山海連城、三面環山、三江匯聚,昭示了生態綠始終是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從系統推進珠江流域水資源、污廢水處理、涉水項目管理等工作,形成覆蓋全面的水治理體系;到實施粵港澳三地空氣治理污染聯防聯控,施行更加嚴格的空氣質量達標管理和清潔航運政策;再到強化粵港澳三地危險廢物協同處置能力,積極推動粵港澳三地土壤治理與修復的技術交流合作……
粵港澳大灣區持續完善“一國兩制”框架下的粵港澳三地生態環境保護合作機制,實行生態環境“同保共享”模式,建立合作小組等長效機制,就三地共同關注的生態環境熱點問題開展協同對接。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給體系,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能源結構和布局,是國家對大灣區能源建設提出的要求。
從3年前推出粵港澳大灣區首艘純電動遊船,到如今“藍海豚23”號投入運營,廣東航運向綠色低碳轉型加速;第133屆廣交會上,廣東省低碳發展促進會碳標籤專業委員會與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簽訂諒解備忘錄,將開展粵港碳標籤互認合作;香港特區政府在未來15年至20年的時間裡,將會投入約300億美元用作綠色轉型相關措施。
五年來,粵港澳大灣區正向全力打造生態環境優美的國際一流灣區的目標不斷邁進……
向海而生向海圖強,添“藍”色動力
珠江奔騰入海,貨輪穿梭如潮。
以南沙為圓心,以100公里為半徑,匯聚了粵港澳大灣區全部11座各具特色、潛力無限的城市。這11座城市均有港口,特殊的“地緣”決定了其在探索海洋經濟道路上的優越性。而海洋經濟更是國際一流灣區的標配,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廣東海洋資源得天獨厚,海洋經濟總量連續28年居全國首位。2024年廣東省自然資源工作會議也明確,全面推進海洋強省建設,加快打造“海上新廣東”。
珠海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透露,珠海擬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加快建設特色型現代海洋城市,並首次提出謀劃建設珠海海洋中心。
向海而興,是現實選擇,更是機遇方向。
2023年11月23日,有“中國海洋第一展”之稱的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開幕,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攜深水工程船“海洋石油201”、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海上油氣智能加工廠“海洋石油123”等“高精尖”海洋科技展品集中亮相。
同年12月27日,全球最先進,也是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在珠江口海域順利完成首次試航。
粵港澳大灣區交通愈加便利,帶動濱海遊熱度攀升。
得益於“澳車北上”“港車北上”等政策陸續實施。港澳市民“一腳油門”便可直通廣東,海洋旅遊資源在“雙向奔赴”中發揮更大價值。
要素流動活力四射,燃“紅”火未來
跨過深圳河,築夢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的活力四射,離不開年輕創業者的集聚,更再次凸顯“灣”有引力。
為便利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從事科研學術交流活動,促進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自2023年2月20日起,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試點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註政策。6大類人才可申辦1-5年不等的人才簽註,在簽註有效期內可以不限次數往來香港或者澳門。
人才匯聚進一步帶來科創發展,粵港澳聯合創新早已成為大灣區科技創新的一大特色。
港澳高校加快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布局。伴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不斷推進,港校紛紛“北上”,在大灣區開拓發展新空間。2020年香港理工大學(佛山)建設項目正式獲批並開始籌劃;2022年9月,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正式開學……
要素便捷流動,激活一池春水。
有報告顯示,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個主要城市群當中,粵港澳大灣區吸引人才能力最強。除了互聯網、房地產行業以外,電子技術半導體人才佔比居粵港澳大灣區熱招行業的第三位。
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粵港澳大灣區電子技術半導體在產業地位以及人才聚集上有相當優勢,這也與大灣區在該領域的重點發力以及頭部企業的帶動效應呈正相關。
流動的灣區,通達的灣區。
羊城得閒飲茶,維港浪漫賞景,“灣區人”閒暇生活選擇更多。港人“北上”消費越來越火熱,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正在身邊上演……
在這片續寫傳奇的希望之地,潮起雲涌,更多奇蹟接續有來。
大灣區,大未來!
來源:中國新聞網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2/18/x3bOLsPH1vynP2GeKaV3UwAuYh3kn5A49dY.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11座城,與一片海灣相擁而伴。5年間,它們朝夕相處,已茁壯成長為一棵屹立世界東方的參天大樹……
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等作了全面規劃。
5年如白駒過隙,幢幢高樓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銀”光閃耀;經濟高速增長、活力充分釋放,“金”黃奪目;四時花香飛鳥集聚,“綠”意盈盈;靠海向海商船往來穿梭,湛“藍”深邃;人員流動活躍、科創潛力迸發,熱鬧“紅”火。
多彩灣區,似萬花筒般繽紛絢爛。你眼中的粵港澳大灣區,會是什麼顏色呢?
伶仃巨變基建跨海,如“銀”龍飛舞
一橋跨三地,天塹變通途。
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兩大重要跨境基礎設施建成通車。9月23日,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通車運營,香港加入全國高鐵“朋友圈”。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伏波於浩瀚伶仃洋中的海上巨龍“起舞”,讓往來港、珠、澳三地變得更加便捷。
跨境基建有“上新”,通關模式也有“創新”。
香港西九龍高鐵站的“一地兩檢”,大大縮短了通關時間。蓮塘/香園圍口岸、新橫琴口岸、青茂口岸相繼開通,創新實施“一站式通關”“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等便利通關模式,內地與港澳的往來越來越快捷便利。
2023年底,深中通道這一粵港澳大灣區核心交通樞紐工程主線貫通;2024年初,黃茅海大橋與高欄港大橋海上“牽手”。黃茅海跨海通道建成後,將與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虎門大橋等,共同組成粵港澳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
伶仃洋從“嘆零丁”,走到了“嘆巨變”。
地面交通往來縱橫有條不紊,空港建設也毫不遜色,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加速成型,五大機場正加快提升基礎設施保障能力。衝上雲霄看世界、吸引外企灣區“安家”,它們功不可沒!
基礎設施的建設、互聯互通的交通網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更強勁動力,“深圳創業、香港生活”早已成為尋常事。
金融創新財力雄厚,似“金”光閃耀
“硬聯通”全面接駁,“軟聯通”迅速升溫。
在世界版圖中,粵港澳大灣區與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並稱“世界四大灣區”。
數據顯示,到2022年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近13萬億元人民幣。如果將13萬億放置於全球對比,已躋身世界主要經濟體前10,發展之快,令世界矚目。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開放創新不斷深入,多項改革舉措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持續深化,金融服務創新水平顯著提升,為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深港通”交易機制持續優化,截至2023年底,“深港通”累計交易金額超過75.43萬億元。“跨境理財通”正式啓動,極大地促進了大灣區居民個人跨境投資。
《綱要》指出,到2035年,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躍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五年來,爲了方便人員、資金、貨物、信息等要素的流動,粵港澳三地進行了一系列體制機制創新。在此期間,陸續印發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面建設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等,對推進粵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進行了全面部署。
如今,隨着“軟聯通”的日益完善,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粵港澳合作平臺開發建設穩步推進,正發揮強大效能。
2023年底,國家發改委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為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增強中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錨定了方向。
“灣”有引力,機遇自然來。
有數據表明,中國內地依然是極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特別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城市群在內的開放程度高、與全球市場聯繫緊密、創新文化活躍的區域,將持續吸引海內外企業與投資者。
綠水青山萬壑鳥鳴,展“綠”意盎然
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生態。
蜿蜒的海岸線、優良的港口群,山海連城、三面環山、三江匯聚,昭示了生態綠始終是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從系統推進珠江流域水資源、污廢水處理、涉水項目管理等工作,形成覆蓋全面的水治理體系;到實施粵港澳三地空氣治理污染聯防聯控,施行更加嚴格的空氣質量達標管理和清潔航運政策;再到強化粵港澳三地危險廢物協同處置能力,積極推動粵港澳三地土壤治理與修復的技術交流合作……
粵港澳大灣區持續完善“一國兩制”框架下的粵港澳三地生態環境保護合作機制,實行生態環境“同保共享”模式,建立合作小組等長效機制,就三地共同關注的生態環境熱點問題開展協同對接。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給體系,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能源結構和布局,是國家對大灣區能源建設提出的要求。
從3年前推出粵港澳大灣區首艘純電動遊船,到如今“藍海豚23”號投入運營,廣東航運向綠色低碳轉型加速;第133屆廣交會上,廣東省低碳發展促進會碳標籤專業委員會與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簽訂諒解備忘錄,將開展粵港碳標籤互認合作;香港特區政府在未來15年至20年的時間裡,將會投入約300億美元用作綠色轉型相關措施。
五年來,粵港澳大灣區正向全力打造生態環境優美的國際一流灣區的目標不斷邁進……
向海而生向海圖強,添“藍”色動力
珠江奔騰入海,貨輪穿梭如潮。
以南沙為圓心,以100公里為半徑,匯聚了粵港澳大灣區全部11座各具特色、潛力無限的城市。這11座城市均有港口,特殊的“地緣”決定了其在探索海洋經濟道路上的優越性。而海洋經濟更是國際一流灣區的標配,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廣東海洋資源得天獨厚,海洋經濟總量連續28年居全國首位。2024年廣東省自然資源工作會議也明確,全面推進海洋強省建設,加快打造“海上新廣東”。
珠海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透露,珠海擬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加快建設特色型現代海洋城市,並首次提出謀劃建設珠海海洋中心。
向海而興,是現實選擇,更是機遇方向。
2023年11月23日,有“中國海洋第一展”之稱的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開幕,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攜深水工程船“海洋石油201”、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海上油氣智能加工廠“海洋石油123”等“高精尖”海洋科技展品集中亮相。
同年12月27日,全球最先進,也是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在珠江口海域順利完成首次試航。
粵港澳大灣區交通愈加便利,帶動濱海遊熱度攀升。
得益於“澳車北上”“港車北上”等政策陸續實施。港澳市民“一腳油門”便可直通廣東,海洋旅遊資源在“雙向奔赴”中發揮更大價值。
要素流動活力四射,燃“紅”火未來
跨過深圳河,築夢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的活力四射,離不開年輕創業者的集聚,更再次凸顯“灣”有引力。
為便利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從事科研學術交流活動,促進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自2023年2月20日起,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試點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註政策。6大類人才可申辦1-5年不等的人才簽註,在簽註有效期內可以不限次數往來香港或者澳門。
人才匯聚進一步帶來科創發展,粵港澳聯合創新早已成為大灣區科技創新的一大特色。
港澳高校加快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布局。伴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不斷推進,港校紛紛“北上”,在大灣區開拓發展新空間。2020年香港理工大學(佛山)建設項目正式獲批並開始籌劃;2022年9月,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正式開學……
要素便捷流動,激活一池春水。
有報告顯示,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個主要城市群當中,粵港澳大灣區吸引人才能力最強。除了互聯網、房地產行業以外,電子技術半導體人才佔比居粵港澳大灣區熱招行業的第三位。
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粵港澳大灣區電子技術半導體在產業地位以及人才聚集上有相當優勢,這也與大灣區在該領域的重點發力以及頭部企業的帶動效應呈正相關。
流動的灣區,通達的灣區。
羊城得閒飲茶,維港浪漫賞景,“灣區人”閒暇生活選擇更多。港人“北上”消費越來越火熱,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正在身邊上演……
在這片續寫傳奇的希望之地,潮起雲涌,更多奇蹟接續有來。
大灣區,大未來!
來源:中國新聞網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2/18/x3bOLsPH1vynP2GeKaV3UwAuYh3kn5A49dY.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