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銀行發布公告 嚴禁信用卡套現“炒金”-紫荊網

多家銀行發布公告 嚴禁信用卡套現“炒金”

日期:2025-05-11 來源:經濟日報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近段時間,黃金價格在高位震盪並多次創下新高。在高收益的誘惑下,部分投資者試圖通過信用卡套現或挪用消費貸資金進行黃金買賣從而套利,社交平台上也出現了許多相關攻略。記者了解到,這種套利手法通常是先使用信用卡在線下金店或網購平台購買黃金,利用信用卡的免息期,待金價上漲後,再將黃金出售以賺取差價償還賬單並獲利。有時還可以通過信用卡的滿減活動進一步降低購買黃金的成本。

針對這種不規範的投資行為,興業銀行、交通銀行、江蘇銀行、廣發銀行等多家銀行近期紛紛發布公告,明確禁止信用卡資金流向黃金、股票等投資領域,違者將面臨管控措施。事實上,2022年發布的《關於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範健康發展的通知》早已明確提出,信用卡資金不得用於償還貸款、投資等領域,嚴禁流入政策限制或者禁止性領域。

博通諮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表示,若投資者違規使用信用卡資金“炒金”,一旦被銀行發現,可能面臨賬戶凍結、信用降級等處罰。如果通過非法套現等手段獲取信用卡資金“炒金”,可能涉及洗錢、信用卡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

“從金融產品特性來看,信用卡作為無擔保循環信貸工具,其利率定價已涵蓋消費信貸的風險溢價。如果將信用卡資金配置於高波動性的黃金投資領域,將導致嚴重的風險收益錯配問題,即個人投資者的風險承擔水平與預期收益之間不匹配。”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吳丹表示,信用卡“炒金”存在流動性風險、槓桿風險和監管風險,特別是槓桿風險會放大投資者損失。若通過信用卡套現或分期借款加槓桿,金價回調時投資者可能面臨“本金虧損+高額利息”的雙重壓力。

吳丹建議,投資者應當遵循分離定理,將融資決策與投資決策分開,使用自有閒置資金並通過正規渠道投資黃金,確保風險敞口與償付能力相匹配;也可選擇實物金定投或黃金ETF等方式配置資產,遠離違規套利行為。

多家銀行也在公告中提到,持卡人通過信用卡“炒金”進行投資,不僅違反信用卡使用規定,更存在巨大資金風險。若黃金價格波動導致虧損,持卡人需自行承擔價差、手續費等成本,甚至形成不良信用記錄的風險。對於此類行為,銀行有權採取包括但不限於提醒、降額、限制交易、限制分期、要求提前還款等風險管控措施。

近年來,銀行信用卡業務的風控愈加嚴格。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24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2024年末,全國共開立銀行卡99.13億張,其中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7.27億張,同比下降5.14%;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1239.64億元,同比增長26.32%,佔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的1.43%。髮卡量減少與逾期金額攀升形成的“剪刀差”,使得銀行不斷加強風控以降低不良貸款率。

然而,信用卡風控的升級也誤傷了一些正常使用信用卡的用戶。在社交媒體上有不少用戶反映:信用卡從未逾期卻被無故降額、沒有任何通知就突然降額、還款的一瞬間就被降額……王蓬博表示,銀行應進一步提升風控系統的精準度,通過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等技術手段,深入分析持卡人的消費行為、交易模式、資金流向等多維度數據,準確區分正常消費行為和違規套現“炒金”行為。同時,銀行也應建立健全用戶反饋與申訴機制,給被誤判的正常用戶提供及時、便捷的反饋渠道,在加強風控的同時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

來源:經濟日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安濤 校對:周默 監製:連振海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