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核心技術 中國創新發展勢不可擋-紫荊網

突破核心技術 中國創新發展勢不可擋

日期:2025-05-20 來源:大公報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華為昨日推出首款搭載鴻蒙系統的筆記本電腦,標誌着國產操作系統(OS)在個人電腦領域的重大突破,引起全球關注;另一方面,小米創辦人雷軍預告即將推出自研手機3納米芯片“玄戒O1”,緊追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我國相關芯片研發領域的空白。一系列成果,折射出中國創新科技在中美博弈背景下的關鍵突圍,彰顯中國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波瀾壯闊,為人類開闢嶄新的未來。

手機兩大作業系統的安卓和iOS都是由美國企業研發,壟斷了全球市場,直至華為在美國打壓下另闢蹊徑,創造出全球第三款操作系統鴻蒙,為全球用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華為去年推出裝載7納米芯片手機,顯示華為在高端芯片領域的突飛猛進,讓美國的制裁淪為笑柄。如今將鴻蒙系統應用於個人電腦,等同打破美國的封鎖,開闢了新的個人電腦時代。

很多人想不到的是,由生產小家電起家、近年在電動汽車領域大展身手的小米,原來在芯片領域已默默耕耘10多年,共投資135億元人民幣。小米的3納米芯片,與目前全球最先進的2納米芯片只是一步之遙。雷軍更宣布,未來幾年投資500億元發展芯片,以強化小米在高端芯片設計領域的競爭力。小米也計劃在本周四發表旗下首款電動運動休旅車(SUV)“YU7”以及最新旗艦手機“小米15S Pro”,進一步鞏固其在消費電子與電動車市場的布局。

芯片(半導體)是現代科技的基礎,驅動從智能手機、電腦、汽車到導彈、衛星等一切電子設備。芯片供應鏈的控制權,決定了國家在經濟、軍事和科技領域的主導權。全球半導體產業高度全球化且極端集中,美國高科技企業主導高端芯片設計,台積電及三星生產先進製程芯片,荷蘭阿斯麥獨家供應EUV光刻機,這是高端芯片製造的關鍵。美國對中國發起科技戰,核心就是企圖在芯片領域“卡住中國的脖子”,為此無所不用其極。

但事實證明,美國企圖通過出口管制維繫其科技霸主地位只會給中國製造麻煩,卻無法遏制中國的科技崛起。中國有全球最齊全的工業體系,有最多最優秀的人才,有廣闊市場,更有國家政策支持。中國在芯片領域的發展呈現出萬馬奔騰之局面。不僅眾多企業在設計高端芯片,在EUV光刻機領域也取得重大突破。中國自主高端芯片從設計、製造到封裝的全流程,為期不遠。

今年初,當中國初創企業DeepSeek推出大語言模型時,許多美國人突然意識到中國可以在人工智能領域同美國競爭。其實,類似的“斯普特尼克時刻”已經有很多。當年被馬斯克嘲笑的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去年全球銷量超過了特斯拉,今年3月時市值超過福特、通用及大眾的總和;中國的藥物研發也在突飛猛進,尤其在癌症治療方面;中國的工業機器人裝機量,前年已超過全球其他地方的總和。在造船、太陽能、風力滑輪機、無人機、5G設備、消費電子、醫藥原料和高鐵等多個產業,中國都已經引領全球。

中國創科突破呈現井噴之壯觀並非一蹴而就。回望過去的十年,中國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美國的打壓封鎖非但未能阻止中國前進的步伐,反而激勵中國人更加團結,奮發圖強,加快科技替代戰略。《紐約時報》昨日發表評論,認為將來的AI等領域競爭不再是在中美之間進行,而可能演變為深圳與杭州這樣的中國高科技城市的“內戰”。西方媒體對中國創科發展態度的巨大轉變,既是事實的反映,也是“東升西降”的最佳註腳。

來源:大公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雨桐 校對:李博揚 監製:張晶晶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