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探元計劃2024”香港場景“在九龍城閱見香港”共創項目開放日活動在香港舉辦。開放日聚焦文化與科技融合,旨在推動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來自文化、技術、運營方面的眾多專家共同參與了開放日活動。

探元計劃項目在國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的指導下,由中國文物資訊諮詢中心(國家文物局數據中心)、騰訊SSV數字文化實驗室、騰訊研究院、社會價值投資聯盟(深圳)聯合發起,旨在深化文化與科技融合,推動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在探元計劃的推動下,香港聯合出版集團聯合電子出版有限公司與華粹星光(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共創“在九龍城閱見香港”項目,運用大模型智能體、三維虛擬空間和多模態知識圖譜增強技術再現九龍城中華文脈。
活動當天上午,專家們實地調研了九龍寨城公園、香港歷史博物館,並在現場體驗了大模型智能體、AI互動敘事遊戲與九龍寨城三維虛擬空間。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劉思詠館長對九龍寨城公園進行了詳細介紹。九龍城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宋朝時期就有中原移民在此設立防衛外敵的據點;清朝康熙年間,朝廷派兵駐守九龍,築九龍炮台;1846年開始興建九龍寨城,加強海防。近現代時期,九龍城的變遷更見證了國家興衰的全過程……正如歷史學者所言,“一座九龍城,半部香港史”。該項目通過再現九龍寨城的歷史變遷,映射香港歷史演進,展現中華文化的綿延與韌性。
“在九龍城閱見香港”從全國81個文化需求場景中嶄露頭角,最終入選為“探元計劃2024”探索科技賦能中華文化煥活創新模式的六大文化共創場景之一。項目團隊打造多模態知識智能體:基於聯合出版集團九龍城歷史文化書籍構建多模態圖文混合知識檢索及內容創作大模型智能體,支持“兩文三語”(簡體/繁體中文、英文,普通話/粵語/英語)交互,助力海內外用戶了解九龍城歷史文化並創作專屬九龍城故事;開發AI互動敘事遊戲:以尋物解謎玩法設計沉浸式學習場景,激發大眾對九龍城歷史文化的探索興趣;構建九龍寨城 3D 虛擬空間:還原不同歷史時期的城寨風貌,用戶可穿梭時空,近距離感受城寨的歷史脈絡與民俗風情。



當天下午,來自文化機構、科研院所、企業、學校的各方專家,針對“探元計劃2024”香港場景共創項目開展研討。
聯合出版集團董事長傅偉中致辭表示,本項目借助數字科技收集並活化出版資源,構建AI賦能的沉浸式、互動式文化場景,旨在正本清源,助大眾更全面地認識相關歷史,傳承中華文化,这不僅增進了香港居民對本地歷史文化的了解和國家身份認同,也讓內地居民更好地認識香港歷史文化的變遷與獨特定位,向海外受眾展現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騰訊集團公共事務部副總裁馮宏聲表示,探元計劃致力於在文化遺產修復、重現、傳播、應用、再生過程中探究文明起源與未來可能,推動科技向善、文化向美。針對九龍城面臨的歷史記憶碎片化、青年群體認知片面化等文化傳承挑戰,項目通過三大創新路徑賦能——以大模型與智能交互技術重構故事創作生產線的技術應用創新、以多元界面融合與遊戲化沉浸體驗啟動傳播場景的內容傳播創新,以開放知識庫生態鼓勵社會共創的持續生態創新,讓九龍城的歷史文脈以更具生命力的方式“活”於當下、“傳”至未來。

本次開放日邀請了來自香港特區政府、騰訊集團、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數十位專家,就“技術創新”“文化展示”“持續運營”三個方向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討。專家們認為需以技術與文化雙向賦能為基礎,借助大模型、多模態技術提升文化傳播精准性,同時以文化內涵反哺技術場景落地;推動用戶參與感從“單向輸出”向“共建共用”轉變,通過遊戲化、UGC創作等形式,激發用戶主動傳播文化的內生動力;聚焦教育與文旅場景,以香港中小學課程、九龍城寨公園為核心試點,結合政策支持與在地資源構建可持續發展模式。

“在九龍城閱見香港”項目成果將於5月22日-26日亮相深圳文博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13B01展廳展出;7月16日-22日還將登陸香港書展。誠邀各界人士親臨現場,近距離感受九龍城的歷史風雲與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