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約1.63億人深受高度近視(近視度數>600度)困擾,這不僅意味着厚重的鏡片,更潛藏着失明風險——視網膜脫離。眼科專家緊急提醒,高度近視者眼前突然出現黑影、漂浮物或閃光感時,這很可能是視網膜已悄然“脫離”,須儘快就醫。
國家疾控局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1.9%,我國高度近視人數已超過7000萬。高度近視患者的眼球如同一顆被過度拉伸的氣球,前後徑變長,使得眼底的“相機底片”——視網膜變得十分脆弱。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眼科主任醫師黃學林形象地解釋:“視網膜在微觀上分為色素上皮層和神經上皮層。正常情況下,這兩層是緊密相連的,當這兩層因為各種原因出現分離、各奔東西時,就會形成視網膜脫離,嚴重影響視力甚至失明。”
高度近視最易引發的,是危險性極高的“孔源性視網膜脫離”。黃學林指出,變薄的視網膜極易產生裂孔。“細小的裂孔相對穩定,不易導致視網膜脫離;但眼球受到衝擊、碰撞時,裂孔可能變大或新發大裂孔,眼球內的液體會趁機涌入,迅速將兩層視網膜‘衝散’。”患者會立刻感受到眼前黑影遮擋、大量漂浮物或閃光感。如不及時干預,脫離範圍擴大,將出現視物變形、扭曲,視力斷崖式下降直至僅存光感或完全失明。
面對這種“視力危機”,緊急就醫就變得十分重要。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眼科主治醫師馮慶陽強調治療的緊迫性:“視網膜脫離的治療原則是儘早進行復位手術。因為絕大部分情況下,視網膜脫離後,將無法自行恢復。治療越早,恢復越快、效果越好;耽誤時間越長,治療效果越差。”手術方式主要包括鞏膜扣帶術和玻璃體切割術等,旨在將“脫逃”的視網膜重新復位。
兩位專家共同呼籲,高度近視人群是視網膜脫離的高危群體,一旦突然出現眼前黑影、遮擋感、漂浮物增多或閃光感,必須立即前往眼科急診。即使無症狀,高度近視者也應每年進行專業眼底檢查。黃學林還指出,對於高度近視的人群而言,應嚴格避免高風險活動,比如玩過山車、蹦極、跳傘、拳擊、摔跤等衝擊性、碰撞性強的活動,這是爲了減少外力震盪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