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學語言、素養及社會符號教育講座教授練美兒指出,人工智能(AI )將在教學中扮演輔助角色,而學生與教師的主動性是否受AI影響,取決於雙方的批判性互動能力。教師除引導學生善用AI工具外,更應培養其批判性AI素養。她強調,以批判性及策略性態度運用AI技術,不僅有助於新時代下的教育反思,更能促進個性化、動態適應的評估工具研發,從而突破現有教育框架,推動創新應用設計。
香港教育大學語言、素養及社會符號教育講座教授練美兒指出,人工智能(AI )將在教學中扮演輔助角色,而學生與教師的主動性是否受AI影響,取決於雙方的批判性互動能力。教師除引導學生善用AI工具外,更應培養其批判性AI素養。她強調,以批判性及策略性態度運用AI技術,不僅有助於新時代下的教育反思,更能促進個性化、動態適應的評估工具研發,從而突破現有教育框架,推動創新應用設計。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