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日至7日,由集友陳嘉庚教育基金主辦,廈門國際銀行、集友銀行、福建省廈門市私立集美學校委員會聯辦的“嘉庚心·中華情 走進嘉庚故里——香港教育界赴閩交流團活動”香港教育界一行20餘人來到廈門,實地感悟陳嘉庚先生“傾資興學 紓難救國”的愛國情懷。

為弘揚“忠公、誠毅、勤儉、創新”的“嘉庚精神”,參訪集美學村是活動的重點,交流考察團抵廈首日便來到陳嘉庚紀念館,並在鳌園,向陳嘉庚先生的陵墓深深三鞠躬,表達敬重緬懷之情。在集美大學校史館中,交流考察團一行瞭解到陳嘉庚先生當年創辦集美學校水產科(集美大學航海學院前身)時的艱辛,抗戰時期内遷安溪、大田,辦學不輟,重金購船,培養學生實操能力。這些年來,從航海學院走出去的畢業生,已成為支撐我國航運業的脊樑。交流考察團在集美學村還參觀了陳嘉庚先生故居和歸來園,故居陳列展現陳嘉庚先生晚年回國定居後的生活和工作場景,其簡單的生活用品,盡顯陳嘉庚先生勤儉樸素的生活作風。


廈門大學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華僑創辦的大學,由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立。交流考察團一行走進廈門大學本部思明校區,在廈門大學黨委原副書記、校友總會副理事長賴虹凱的帶領下,交流考察團深入了解廈門大學的百年辦學歷史和陳嘉庚先生創辦廈大的辦學理念。翌日,交流考察團一行走進廈門大學翔安校區,透過參觀嘉庚創新實驗、航空航天學院和海洋與地球學院,感受到了國家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廈門大學以校主名字命名的“嘉庚”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去年8月受本次活動主辦機構的邀請,在回航廈門時停泊香港五天,讓香港市民大衆登船參觀,成為第一艘在香港舉辦開放日活動的中國內地高校科考船。


此外,交流考察團一行分別與集美大學、廈門大學的招生辦老師就教學研究、海外招生、學生就業等問題開展交流,並就人工智能技術如何助力教育資源的數字化轉型課題,聽取了齊物社研學教育的演講分享。
陳嘉庚先生,除了是一位畢生傾資興學的卓越教育家,更開創了以金融力量回饋教育的先河,通過創辦集友銀行以其盈利實行“以行養校、以行助鄉”的舉措,集友銀行也是本次活動的聯辦機構之一。爲加深瞭解陳嘉庚先生創辦集友銀行的創辦初心,交流考察團一行來到集友銀行廈門分行,參觀了分行華僑文化墻及銀行發展歷史墻,從一幅幅泛黃的歷史照片、一件件珍貴的銀行早期票據與僑批文物,交流考察團深深的感受到集友銀行血脈中流淌著陳嘉庚先生的辦行初心與華僑金融深厚積澱。


集友銀行的母公司、本次活動的聯辦機構之一 ——廈門國際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系習近平總書記1985年在廈門工作時親自關心指導下成立,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銀行。交流考察團一行分別到廈門國際銀行總部及其位於同安區的北辰山科創中心參觀,並邀請專家就開放銀行平臺的數位校園場景解決方案等進行專題介紹。
陳嘉庚先生是愛國華僑領袖、實業家、教育家,他以克勤克簡的平凡生活,書寫了“傾資興學”、“教育興國”、“紓難救國”、“號召南僑”偉大的一生,他被毛澤東譽爲“華僑旗幟,民族光輝”。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除了參訪考察外,主辦機構邀請了集美大學圖書館陳嘉庚與華僑華人資料中心主任廖永建以《陳嘉庚書信裏的教育家精神》和華僑博物院原院長劉曉斌以《陳嘉庚與南僑機工》兩大主題做宣講。
集友陳嘉庚教育基金董事及本次活動秘長陳思慧表示,舉辦本次交流考察活動,旨在讓香港教育界代表深入瞭解陳嘉庚艱苦創業、自強不息、傾資興學、紓難救國的偉大歷史事跡,深刻體會其以民族為重、愛國愛鄉的崇高品格,充份瞭解在新時代下傳𠄘和弘揚“嘉庚精神”的重要意義,她希望把未來能進一步把嘉庚薪火傳延至香江校園,有助培養學生國民身份認同和人文素養。參與交流考察團的香港教育界同仁對此次活動均給予高度的評價,他們表示陳嘉庚先生“誠毅”品格與家國情懷令人敬仰,其“忠公、誠毅、勤儉、創新”的“嘉庚精神”是教育工作者一生學習的榜樣,“嘉庚精神”不僅是他個人的品格寫照,更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本次活動的副團長、中國教育學會常務理事黃晶榕表示,希望將來能組織更多學生來廈門考察學習,透過了解嘉庚先生的故事,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操。本次活動的副團長、新界校長會副會長余大偉表示,來到廈門,到處都是嘉庚的歷史和足跡,很值得帶香港的學生來了解和學習,是德育、公民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及價值觀教育的難得教材。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學系副教授李紫媚表示對“嘉庚精神”裡的“誠毅”兩個字最為感動,“嘉庚精神”融入他所創辦的學校裡,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優秀人才。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主席伍德基,希望將來可透過繪本、故事等形式,讓更多的學生傳承和弘揚“嘉庚精神”。
本次活動由集友陳嘉庚教育基金主辦,廈門市海外聯誼會和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擔任支持機構,廈門國際銀行、集友銀行、福建省廈門市私立集美學校委員會擔任聯辦機構,香港華夏教育機構、香港島校長聯會、新界校長會、香港津貼中學議會、香港副校長會擔任協辦機構,香港知識旅行社擔任承辦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