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機制行之有效 抗天災保民安-紫荊網

應急機制行之有效 抗天災保民安

日期:2025-07-21 來源:香港文匯報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香港20日受到颶風“韋帕”吹襲,十號風球下狂風暴雨橫掃各區。不過,本屆特區政府為應對極端天氣而設的跨部門動員機制運作成熟、行之有效,迅速協調各部門,組織關愛隊和地區團體,合力防災抗災,民眾安全得到保障,市面沒有受到太大破壞,反映特區政府的治理能力持續顯著提升。惡劣天氣下,內地供港蔬果保持穩定,再次證明內地是香港最堅強後盾,兩地風雨同舟,砥礪前行。

本屆特區政府在應對極端天氣方面,不斷總結經驗並完善機制。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優化動員機制,以確保有重大事故發生時,能更有組織性、系統性和更有效率地動員政府人手,達至“早部署、早介入”的目標。近年特區政府多次啟動機制,處理颱風及暴雨襲港的應對和善後工作。行政長官李家超今年4月到大澳視察和了解防汛準備工作時表示,政府高度重視極端天氣的應對工作,在預警、準備、應急和復原四個方面,持續強化整體應對的能力,務求將破壞和影響減至最低,以保障市民安全為首任。

“韋帕”是七年內第三個使香港需要懸掛十號颶風信號的熱帶氣旋。在今次“韋帕”襲港之前,保安局轄下的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已投入運作,迅速協調應變,渠務署近200支緊急應變隊伍到各區及時清理被堵塞的雨水系統,路政署亦組織人手處理塌樹和障礙物,有關部門又在各水浸黑點放置擋水板、派出“排水機械人”排除水浸威脅等。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也走上前線,在黃大仙中心和鯉魚門了解防風防水浸措施。各關愛隊和義工隊都在民政事務署組織下駐守庇護中心,以及到社區探訪街坊,提醒大家做好準備並提供必要協助。

在頻密狂風驟雨期間,天文台一度發出黃色和紅色暴雨警告,雖然個別地方出現水浸,但造成的影響比過去小得多。至於鯉魚門等黑點,未見發生水浸,當地居民受訪時都稱讚“超哥(行政長官李家超)一流,做得好”。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特區政府的“全政府動員”等協調機制恒常進行演練,透過跨部門協作、社區聯動排查及系統化應急機制等,迅速且有系統性地應對今次颶風,成效得到公眾認可。

除了安全以外,本港日常生活供給過往也常受惡劣天氣影響。每到颱風天,蔬果加價是常事,街市超市也往往出現搶購情況,對市場供應構成壓力。不過,今次內地多個供港蔬菜基地在“韋帕”來襲前提前搶收,令供港蔬果數量得以保持穩定,物價升幅也比以往溫和。

事實上,新冠疫情期間,內地支援香港抗疫工作專班已開闢水上物資供應航線、開通鐵路援港班列,為在緊急情況下保障香港民生物資供應作出示範。這些經驗打破了兩地物資供應的程序局限,也為應對緊急情況提供了創新靈活的方案。未來兩地宜多合作研究,共同完善應對極端天氣的物資供應,進一步保障民生穩定。

來源:香港文匯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安濤 校對:江心雨 監製:連振海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