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澳門消費者委員會、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表示,近期不少港澳消費者在網購僅面向內地銷售的商品時,遭遇退換貨等消費糾紛。三地消委會聯合發出消費提示,呼籲消費者注意三地間存在法律標准不同、運轉環節復雜等情況。
《提示》指,目前港澳與內地的產品標准體系尚未統一,僅面向內地銷售的商品只需符合內地法律法規和產品標准,若港澳消費者對某些特定質量指標有要求,應在購買前仔細核對,避免收貨後引發消費糾紛。
《提示》說,跨境網購需經歷商家發貨、內地物流、代收點暫存、跨境運輸、本地配送或自取等多個環節。消費者應注重中間環節的商品查驗,若購買貴重、易碎等商品時,優先選擇能提供開箱驗貨的代收點,或購買“開箱拍照”等增值服務。
《提示》還指,相對於線下購物,網購更容易產生退換貨需求,而僅面向內地銷售的商品到達代收點後,後續物流的性質屬於消費者自行安排。《提示》亦呼籲,跨境網購涉及海關監管,港澳消費者在購買僅面向內地銷售的商品時,需注意商品是否屬於禁止出境或入境物品。
《提示》最後表示,發生消費糾紛時,可先申請電商平台介入處理,若無法解決,可向屬地消費者委員會或通過廣東消費投訴咨詢信息化綜合平台(粵港澳大灣區消費投訴轉辦平台)進行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