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數昨日以24994點收市,再創三年多來新高,市場紛紛提高港股全年目標預測,標誌着特區政府推出的一系列金融改革舉措結下豐碩成果。事實上,由落實“打風不停市”到簡化上市流程,從優化公司遷冊制度到大力吸引家族辦公室,這些改革舉措重振了市場信心,加快了外資流入,增加了市場流動性,彰顯了香港金融市場的活力與韌性,鞏固了香港作為全球資金“避風港”的地位。
過去,香港在惡劣天氣下的停市安排不僅影響市場運作的連貫性,亦與全球主要金融市場脫節,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吸引力。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以來,勇於打破陳規,與香港交易所和監管機構密切合作,迅速回應市場訴求。去年9月香港交易所正式實施“打風不停市”政策,這是特區政府金融改革的里程碑。這一改革政策成功落地,展現了特區政府對國際市場標準的洞察及政策制定上的高效執行力,不僅強化了與國際市場接軌,也促進金融機構數字轉型,為香港股市注入新活力。
特區政府為推動企業上市而進行的連串制度改革,更是令人印象深刻。這包括簡化上市流程、優化監察架構、放寬對科技公司和創新企業的上市要求,以及為支持中小企業上市提出更多鼓勵措施,成功吸引全球優質企業包括“獨角獸”企業來港上市。年初至今,香港新股上市非常火爆,已有52隻新股上市,同比增加30%;集資額高達1240億港元,按年增加590%,暫時位列全球第一。鑒於仍有約200隻新股排隊來港上市,其中不乏內地A股市場的龍頭企業來港第二上市,預料全年新股集資額將繼續領先全球金融市場。
連串金融改革立竿見影,為香港股市注入源頭活水。恒生指數今年累計上升逾25%,在全球名列前茅。股市成交量亦顯著放大,顯示投資者參與度大幅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發動貿易戰和關稅戰、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不安的陰霾籠罩下,香港金融市場展現出了強大韌性,外資非但沒有從香港退卻,反而加大了投入。國際投行近日發表的專題研究發現,在參與香港新股上市的基石投資者中,外資佔三分之二,本地資金佔三分之一,印證了國際資金正在溫和撤出美國市場的大趨勢,進一步鞏固了香港作為全球資本“避風港”的地位。在事實面前,那些看衰香港金融市場的人被狠狠打臉。
金融改革措施既深且廣,觸角延伸到多個領域。特區政府改革公司遷冊制度,反應熱烈;大力吸引家族辦公室,前年底已有2700家落戶香港,年底前有望再增200家;香港的資產和財富管理規模突破35萬億元,穩居亞洲第一。國際市場普遍預期,香港將於未來兩年超越瑞士,獨佔全球資產管理之鰲頭。另一方面,香港在虛擬資產監管架構也走在世界前列,實施了虛擬資產發牌制度,穩定幣條例草案已提交立法會。連串符合本地實際又與國際接軌監管制度的落實,為金融科技生態圈茁壯成長提供了肥沃土壤。
面對亮眼成績,特區政府展現出持續改革破局的決心。李家超昨日強調未來將持續優化完善上市制度、進一步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吸引全球更多優質企業來港上市,提升香港作為上市地點的吸引力和活力。新一份施政報告諮詢已經啟動,目標是融會政府、企業、專家和民間智慧。正如李家超指出,期待社會各界進言獻策,政府必將仔細研究、廣納良策,全城齊心協力推動香港全速向前發展,進一步擦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