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開放鞏固國際經貿樞紐 內聯外通開拓全球多元市場-紫荊網

雙向開放鞏固國際經貿樞紐 內聯外通開拓全球多元市場

日期:2025-07-22 來源:橙新聞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特區政府在吸引外資和推動企業國際化方面再創佳績。截止目前,投資推廣署成功引入1,300間企業,遠超原定在三年內引入1,130間的目標,並帶來1,600億元資金流入及創造1.9萬個新職位。這一亮眼的成績,不僅是對特區政府政策效率的肯定,也彰顯了香港作為國際商業樞紐的持久吸引力。

在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大背景下,香港能取得如此成績絕非偶然。這反映出香港在獨特的地理位置、穩健的法律制度、高度自由的市場經濟及與內地的深度聯繫上具有無可替代的優勢,仍然是吸引外資的關鍵因素。事實上,在1,300間新引進企業中,內地企業占600多間,美國企業約100間,這不僅顯示出香港作為“內聯外通”橋樑的重要性,也進一步鞏固了香港在國際經濟中的樞紐地位。

香港除了吸引外資外,還積極協助本地及內地企業走向海外。投資推廣署、貿發局及經貿辦事處的協作網絡,為企業提供從法律、稅務到市場資訊的一站式服務,形成了強大的推動力。8月即將在內地電商平台舉辦的“香港好物節”,及明年計劃在東盟國家推廣香港品牌的活動,不僅展示了特區政府對內地及本地企業的支持,更是香港軟實力的外溢,讓香港品牌在海外市場站穩腳跟。特區政府計劃在馬來西亞及沙特阿拉伯設立經貿辦,並進一步開拓中亞、東歐及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這些舉措對於提升香港的經貿影響力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不僅有助於提升香港產品的國際認知度,也進一步為香港經濟注入更多發展動能。

香港作為“一國兩制”下的國際化城市,不僅是內地企業“走出去”的理想跳板,也是外資進入大灣區市場的最佳橋頭堡。然而,拓展新興市場的過程中亦充滿挑戰,包括如何應對不同國家的政治風險及文化差異,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中把握機遇,這些都需要特區政府與企業之間進行更加緊密的合作與規劃。

因此,香港的經濟策略需要保持靈活性,以應對瞬息萬變的全球經濟環境。目前,美國關稅政策的調整、中美貿易摩擦等不確定因素,可能對香港的經濟走向帶來挑戰。在這樣的情況下,香港需要進一步鞏固制度優勢,推動政策創新,為高端產業和創新企業創造更有吸引力的營商環境。同時,透過促進本地經濟的多元化發展,香港可以減少對單一產業或市場的依賴,提升整體經濟的抗風險能力。

總體而言,投資推廣署超標完成引進企業的目標,是特區政府吸引外資及推動企業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為香港在經濟發展上注入了更多信心和資源。隨着北部都會區的加速發展,以及中亞、拉丁美洲等多元市場的進一步開拓,香港有望更深度地融入全球經濟網絡,鞏固其作為國際商業樞紐的地位。然而,成績只是起點,未來仍需居安思危,不斷調整策略以應對國際環境的變化,才能將現有優勢進一步擴大,並持續為香港的經濟繁榮書寫新的篇章。

來源:橙新聞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江心雨 校對:安濤 監製:連振海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