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佳林
從未認真端詳過一枚葉子,直到我遇到了牠。
牠昂著頭,在微風裏輕輕搖曳,左右對稱的兩排葉脈,在空中描出圓潤的弧線,嚴密、勻稱且莊嚴。十二道弧線在葉尖彙聚,凝成一縷發絲般微微捲曲的葉尖,宛如樹林中綻放的一張笑臉。葉脈中央的部分,鼓鼓囊囊地凸出,仿佛是微笑飽滿的臉頰。
新生的綠葉,並不會因為自己只是一片葉,而顯得草率、卑微。為甚麼我從千萬枚葉片中注意到了牠呢?我想,牠一定在向我訴說著甚麼。
七月的清晨,空氣裏溢滿了草木生長的蓬勃氣息。一場脾氣暴躁的大雨,宣布了盛夏已至的訊息,各種各樣的綠葉獲得恣意生長的權利。牠沒有花朵那麼耀眼,沒有果實那麼豐碩,當我留意到牠的時候,不由得讚歎大自然賦予生靈萬物的自在與圓滿,無所不在。這份天然的自得與美好,落在每一棵樹、每一朵花、每一根草、每一片葉上,包羅了生命的豐盈萬象。
在一個又一個清晨,我奔向初夏的野外,只為了感受無數飽滿新鮮的生命氣息。露珠掛在草尖上,閃閃發光;草叢裏的鳴蟲,沉醉在半夢半醒夜的幽靜裏,還沒有從晨光中醒來。布穀鳥在林間發出婉轉的歌聲,水域的蛙鳴正在如晨霧般消退。而一枚新生的葉,一朵待放的花,已經在等候著屬於牠嶄新的一天。
草木在季節裏輪流值班,花椒剛結完籽,女貞也開完了花,一夜之間,燈籠草又悄悄掛起了綠燈盞,雪白的蓬草花在風中手拉手地搖曳。一朵等不及的牽牛花,在草叢中獨放,臉蛋上還掛著露珠,迎著風,敞開淡藍色的裙擺。我抬頭看到廣闊的藍天,一群灰鵲飛向高空。沿路的紫薇樹,被繁花壓得枝頭沉甸甸。
我看見,無數生靈在悄然歡笑與鳴唱。據說,接近大自然,或者擁抱一棵樹,能舒緩焦慮與緊張的情緒。牠提醒著我們,接近自然,接近生命的本身,體會本自的具足,感受牠們由內向外散發的活力與喜悅。
還有比一棵草更微不足道的生命嗎?牠們的種子,或是隨風吹落,或是被飛鳥當作食物,跟隨著牠們的飛翔遍落城市或山野,隨遇而安,生根發芽。坦然接受從破土初生到繁茂,從凋零到荒蕪落敗的完整歷程。
有時候,我真想自己變成一株草,扎根於泥土,生出一片又一片葉。雖不及一棵樹一朵花那麼亮眼,但經歷風霜雨雪,依然有著不屈不撓的生命力。無論是生在貧瘠的石縫、懸崖峭壁,還是青石板下、旯旮角落,哪怕歷經踐踏焚燒,收割折斷,都不能阻止牠蓬勃的新生。
雨後,公園就變得清新如洗,陽光撫過萬物,微風拂過枝椏。滾動在葉片上的雨滴,格外晶瑩剔透,牠們像頑皮的孩子,把葉面當成遼闊的遊樂場;一隻花蝴蝶把葉片當成林海中的島嶼,短暫歇息後,又飛向曠野。一隻螞蟻從葉柄開始向上攀緣,開始了牠的漫長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