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子謙
有人說:“戰爭是多麼可怕和嘔心的行為,看看當今的俄烏戰爭,再看看中東的以巴、以伊戰爭,昔日繁華的鬧市現已成為一片焦土,平民流離失所,只能苟命於地下的防空洞或漏水的帳幕中。同時,本應享受青春歲月的青年人現在卻要在戰爭上廝殺,成為政治家的棋子與犧牲品。”的確,戰爭是一場殘酷的悲劇,想到小孩一邊哭着一邊尋找父母的畫面更令人難受。
但對我以言,現實中的“和平”其實在本質上與戰爭無異,因為兩者皆為人類劣根性的體現,只不過你會因為戰爭的發生而直視到這種人類的弊端,所以才會對此感到懼怕。正因如此,人們便會憧憬戰爭的反面,亦即是和平,以為負的相反便是正,卻毫不知道現實中的“和平”,背後其實存在着深藏不露的虛偽。人一但清醒過來,開始深究“和平”的背後,只會看到一個更加黑暗和殘酷的真相。
相信大家都會對發生在戰爭時期的暴行感到懼怕和憤怒,亦會對死傷人數感到驚愕。但你又知不知道其實死於“和平”時期的人比因戰爭而死的人要多?一旦人深究其中的原因,便能立刻發現,其根源正是因為“和平”為政治家提供了一個可以狂妄和虛偽的機會。“和平”不但可能會導致社會破敗,更有可能催生出戰爭。
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例,當德國戰敗後,西方列強便迫不及待地以維護“和平”之名對德國的財產和土地進行瓜分,他們以為這些限制和剝奪的措施能使戰敗國安分守己,令到世界達致“和平”,卻不曾想到日後納粹德國的反撲反而引致更嚴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此可見,有些所謂的“和平”反而能使一眾政治家為心所欲,令人民成為滿足他們慾望的犧牲品。這個便是“和平”背後殘酷的真相。
雖則世界不太平,但我相信,總有一日人類終能夠達致和平。因為當有更多的人意識到自己的慾望正正就是阻礙我們達致和平的成因時,他們便會自願地去壓制自己的慾望,屆時人對於和平的昐望必能超越各自的慾念,從而攜手打造長久而和平的世界。
(作者係城大中文及歷史學系一年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