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是每個人都應當自覺履行的責任和義務,也是一個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8月4日,微博官方賬號發布消息,多名用戶搬運陰陽怪氣的同質化有害言論,借此攻擊嘲諷愛國題材電影,因違反法律法規和社區公約有關規定,目前均已處於禁言狀態。
這不是一起偶然的事件,也不是一次普通的禁言——“陰陽怪氣”意味著並非正常的討論,“同質化有害言論”意味著制造網絡視聽污染,多名用戶參與其中,意味著那些網絡噪音不僅強佔了公共資源,而且形成了規模效應、造成了輿論割裂。網絡平台此番亮劍,無疑是正本清源、精准打擊新型網絡軟暴力的必要之舉。
最近一段時間,電影《南京照相館》持續熱映,這部愛國主義題材電影,以深沉的表現形式提醒每一個中國人:勿忘國恥,振興中華!電影院裡,觀眾們淚流滿面,內心深處最朴實的情感與影片形成共鳴。而一些網絡黑嘴卻在網絡上興風作浪,他們鼓動唇舌、夾槍帶棒,肆無忌憚地散布同質化有害言論,以此來撩撥公眾情緒,趁機攫取流量收益。
毋庸諱言,指出劇情漏洞是觀眾的權利,但用“愛國稅”“割韭菜”等污名化標簽,去否定愛國主義題材電影的創作動機,已經遠遠超出正常批評的范疇——其所質疑的不是藝術表現形式,而是那段災難沉重的歷史,以及不屈不撓的民族魂。由此足以看出,歷史虛無主義的擁躉並不滿足於散布謊言,更是毫不放過任何可以施加現實傷害的契機。他們不關心歷史真相,不關心民族情感,只是一味地宣泄扭曲的情緒。網絡“哄客”的存在以及他們所制造的網絡暴力,無疑是互聯網健康發展的隱患。
以“觀點自由”“學術討論”為名,一些人熱衷於散布歷史虛無主義論調,甚至以嘩眾取寵為能事,這對於文化藝術創作環境也是一種巨大的破壞。特別是對於當下的主旋律題材電影來說,既不公平也不友好。當嚴肅的歷史題材電影,被污名化,所謂的“學術討論”已失去了其討論必要性,相關平台採取的禁言舉措,大快人心。
近期,除了電影《南京照相館》之外,電影《東極島》和《731》同樣備受關注。這三部影片深刻揭示了戰爭的殘酷,還原了那場中華民族為自由與尊嚴浴血奮戰的偉大戰役。伴隨著相關平台重拳出擊,網絡空間也悄然打響了一場戰役——清除那些陰陽怪氣的同質化有害言論,有助於我們更加真實地走進歷史,更加純粹地探討愛國主義題材電影的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