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皮上莫名長出白色絨毛,廚房角落突然多出黑色斑塊……隨着“七下八上”雨季到來,喜歡陰暗、潮濕、溫暖環境的黴菌悄然滋生。這時,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尤其要注意預防一類特殊的黴菌感染疾病——毛黴菌病。
與普通黴菌不同,毛黴菌的致病性極強,一旦侵入人體深部,就會以“侵襲性感染”的方式破壞人體組織,危害極大,病死率極高,堪稱黴菌中的“破壞之王”。
談“毛”色變
肺毛黴菌病一直是臨床上非常棘手的難題,在業內甚至有“談毛色變”的說法,病情兇險,常有診斷困難、進展迅速等特點。
據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牟向東介紹,一位來自山東的52歲男性患者,曾1個多月出現反覆發熱,伴有畏寒、乏力、食慾減退,在異地多次檢查均未發現明確致病菌,最後考慮真菌感染,經其團隊全面檢查檢驗,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合併肺毛黴菌病。
牟向東表示,毛黴菌病感染的初期症狀多為咳嗽、發熱、咳痰等,這與細菌性肺炎、病毒性感冒相似,難以通過症狀直接區分。同時,由於發病率相對較低,部分臨床醫生對其了解不足,容易誤診或漏診。此外,毛黴菌在實驗室中培養陽性率低,往往需要結合CT等影像學檢查、組織病理學分析甚至分子檢測才能確診。症狀不典型、認知度低、檢測難度大使得毛黴菌病的診斷堪稱“醫學難題”。
而除了診斷困難,毛黴菌病的可怕之處還在於其“侵襲性”——它會瘋狂破壞人體組織,且擴散速度快。毛黴菌感染最常見的發生部位是肺部,引發真菌性肺炎,出現發熱、咳嗽、咳血、胸痛等症狀;它還可能侵犯鼻竇、顱底、頜面部,甚至累及心臟、骨骼等。未經治療的毛黴菌感染病死率極高,甚至可高達100%;即使經過治療,病死率仍可達30%-40%,嚴重時甚至超過80%。
趁“虛”而入
這位山東患者在確診毛黴菌病前,有急性髓系白血病6個月病史,曾化療4次,免疫功能低下。而毛黴菌病是由毛黴菌引起的嚴重真菌感染,往往容易“盯”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真菌感染和我們所說的傳染不同——傳染是人群普遍易感,而真菌感染多發生在人體免疫力低下時。牟向東表示,感染都是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人體在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後,經呼吸道吸入毛黴菌孢子或菌絲,就容易出現肺部毛黴菌感染。
這類易感人群包括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者,高糖和酸性環境會促進毛黴菌生長)、艾滋病患者、長期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的人(如器官移植患者)、接受放化療的腫瘤患者等。除了患有基礎疾病的免疫力低下人群,人們在感冒、流感後,呼吸道黏膜受損,免疫力降低,同樣容易被毛黴菌趁虛而入。而人們遭遇燙傷、燒傷等皮膚破損時,毛黴菌還可直接通過接觸人體創面侵入人體深部組織,引發侵襲性感染。
防治有方
臨牀上,毛黴菌病的治療需要“猛藥”加“手術”,且需爭分奪秒。藥物方面,首選強效抗真菌藥物,但這類藥物副作用較大,可能影響肝腎功能,最好應用其脂質體,且需嚴格遵醫囑使用。手術方面,一旦確診,需儘快通過手術切除感染病竈,避免真菌進一步擴散。目前,牟向東所在的醫院在全身治療的基礎上採用支氣管鏡局部給藥、肺泡灌洗引流聯合支氣管鏡介入清創等方式,既能提高藥物療效,又能減少全身副作用,降低病死率。
總之,毛黴菌病雖不常見,但危害極大。了解它的風險、做好預防、及時就醫,是應對這種“致命真菌”的關鍵。其預防的核心是減少毛黴菌接觸和降低感染風險及提高人體免疫力。
首先,要保持家居通風乾燥,定期清潔衛生間、廚房等潮溼區域,避免食物腐爛。避免進入陰暗潮溼的房間,如漏水的地下室。發潮發黴的地方可以應用含氯的消毒劑進行清潔消毒。
其次,免疫力低下者需要規律作息、均衡飲食,增強免疫力;糖尿病患者需注意嚴格控制血糖,避免高糖環境滋生毛黴菌;免疫抑制宿主要儘量減少導致免疫功能下降的各種相關因素。另外,即使健康人群也需要避免着涼、做好防護,預防感冒、新冠肺炎和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以防免疫力下降導致繼發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