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登錄
賬號設置
退出登錄
下載APP
繁
简
首頁
資訊
視頻
時評
財經
創科
法治
文體
教育
健康
社會
任免
專欄
網刊
專題
紫荆
>
專欄
>
名家
>
洪錦鉉
洪錦鉉
0關註
+關註
城市智庫召集人、民建聯副秘書長、港台青年創意聯會(商會)主席、九龍社團聯會秘書長、觀塘區議員(2008年至2019年)
他的文章
@洪錦鉉:國安法斬斷美國亂港黑手
2020-07-08
0
0
文/洪錦鉉香港國安法已正式實施,香港維護國家安全從此有法可依。去年6月因修訂逃犯條例爆發的暴動,讓香港人看清了美國及其代理人肆無忌憚地在香港損害中國國家安全的真面目。相關證據不勝枚舉:外國政要高調介入香港特區的事務,來港公開會見其代理人如黃之鋒等人;媒體不斷報道在暴亂的現場有外籍人士指揮暴徒衝擊警方,破壞香港設施;立法會議員郭榮鏗等人多次遠赴美國與美國高官及政要會見,要求制裁中國及香港特區;香港警方也多次搜出槍支和彈藥等危險物品。最可恨的是美國及其代理人不斷煽動蠱惑香港人以生命、家庭、自由等代價去危害國家安全。不少青年學生聽從他們的煽動,有的成為在前面衝擊的炮灰而被捕,面臨「鐵窗生涯」,反對派頭目那些騙人的「暴力有時可以解決問題」、「案底令人生更精彩」等「違法達義」的煽動,誤導了不少的青年學生。可是,當與家人抱頭痛哭悔不當初時,已為時晚矣。美國鼓吹暴力亂港,港人親情友情盡失。子女對外人的話深信不疑,對父母的擔憂和憂傷卻不屑一顧,有以不交「家用」威脅父母的、有離家出走的、也有趕父母出門的。原本無話不說的兄妹,作為警察的哥哥訴說在前線遭受暴徒的暴力衝擊,妹妹竟然不信,還指罵哥哥是「黑警」。暴徒的暴力行為遠不及親妹妹的言語暴力更傷人心。親人轉眼間成陌路人,同住不相識,家不成家,親不再親,怎不令人心痛?所謂「不割席」都是騙人的話。如今,那些煽動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組織實施恐怖活動和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的頭面人物突然「明哲保身」,與昔日的「手足」割席,反過來批評黑暴行為;甚至拋棄口中的「手足」,畏罪潛逃,已有超200名潛逃到台灣等地。陳家駒等人更棄保潛逃到荷蘭,可見他早已鋪好路,「手足」只是過河拆橋的籌碼而已。美國等西方勢力借助香港代理人煽動和利用香港青年學生損害中國國家安全,破壞香港穩定,導致多少香港人家庭破散,親戚朋友反目成仇,青年學生前途盡失。種種惡果都是美國等外國勢力和境外勢力造成的,廣大香港人應齊撐香港國安法,斬斷美國亂港黑手。作者為城市智庫召集人
@ 洪錦鉉:香港區位優勢不受美國制裁影響
2020-07-02
0
0
文/洪錦鉉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香港國安法以保障國家安全,美國眼看要失去「反中亂港」基地,聲稱要推出制裁措施。然而美國商界繼續以香港作為投資中國的橋頭堡,就是因為香港有不可替代的區位優勢。美國華爾街投資界有句名言:「location, location,location」,即是區位、區位、區位。區位是企業和金融投資者投資的重要考量。香港能夠發展成為國際金融的大都會,正是有難以取代的區位優勢。香港的區位優勢,既有其得天獨厚的因素,更有國家作為強勢後盾的因素,這決定了香港經濟蓬勃發展的必然性,外部勢力難以撼動。 「區位」意思是「地區位置」,在理解區位時,可以有地理位置的概念,也有人類的社會經濟活動所構成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的空間認知。香港的區位可以有幾層含義:一、地理區位,如我們常說的香港是位於中國東南的重要門戶,面向東南亞各國;二、交通區位,如香港是世界的交通樞紐,將東西方連接起來;三、人文社會經濟區位,如香港是中西融合的地方,匯聚了大量來自世界各國的人才。這些構成了香港的區位優勢。 很多房地產代理在推銷樓盤時也是着重凸顯樓盤的各種區位優勢。為什麼要強調「location, location,location」?單一項的優勢難以構成區域優勢,即區域優勢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構成香港的區位優勢是綜合性的。 香港不僅有中國門戶的地理位置優勢,更是位於亞洲的核心區位,擁有得天獨厚的深水港,是各國各地企業進入中國內地,也是中國內地企業走向全球的跳板。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先生十分羨慕香港有中國內地的優越地緣位置,香港背靠中國內地的經濟優勢,享有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的先機,以及作為海外企業進入廣大的中國市場優勢,新加坡無可比擬。 正當美國、英國等外國勢力口口聲聲恐嚇,通過香港國安法要制裁香港,美國商務部宣布撤銷香港特殊待遇地位,但這動搖不了外國商界加大力度投資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決心。特斯拉(Tesla Inc.)正在迅速擴大上海工廠、埃克森美孚正準備在廣東省惠州建設估值100 億的化工廠、沃爾瑪(WalMart Inc.)將在未來五至七年開設大約500家新門店、Universal Parks & Resorts堅持推進明年在北京開設一個造價65 億美元主題公園的計劃、Tim Hortons 將在中國開1,500 家咖啡店。 或許,制裁行動會對本港經濟造成暫時的、一定的影響,但是國家安全有保障,香港恢復法治穩定,反而能增加外資的投資信心,大家不妨拭目以待。作者為香港理工大學商學系畢業生會理事長、城市智庫召集人来源:《文匯報》
@洪錦鉉:政府應加快推動電動小巴
2020-06-21
0
0
文/洪錦鉉 石油氣小巴將在2021年停止在香港供應,距今不足兩年。特區政府有何對策?當年特區政府推出石油氣小巴的主要目的是環保,為了改善香港的空氣質素。在2002年,政府資助小巴營辦商將柴油小巴轉用石油氣小巴,此舉得到小巴業界的支持,全港有8成的小巴登記為石油氣小巴,足見小巴業界有社會承擔,支持環保。 政府當年推動柴油小巴更換石油氣小巴,是為香港人健康着想,得到環保組織及大眾認同。若政府走回頭路,即讓業界用回柴油小巴,無論是歐盟幾期的標準,必然比石油氣小巴的污染嚴重,路邊空氣污染將惡化,可致癌的PM2.5 微細懸浮粒子和氧化物或會超標。令人擔憂香港人健康問題,尤其是呼吸道疾病會否變差?任何要求走倒退路的人都是自私的,並且與民為敵。作為一個有承擔的政府不應棄市民的健康不顧。 過去的觀塘區議會十分關注電動小巴的議題,推動特區政府和市區重建局在興建中的交通交匯處小巴總站增設電動小巴充電站。此舉得到一眾議員的支持,當區也承諾小巴總站和小巴充電設施將同時啟用。當觀塘區小巴業界得知此事時,有小巴營運商率先引入多輛混能小巴,減少排放物,等待小巴總站內充電設施建成後轉用電動小巴。現時建設電動小巴充電站的進程如何?建設電動小巴充電站的政策由環保局制訂,相關負責官員有魄力落實承諾嗎? 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今年2月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提及預留8,000萬元推行「電動公共小巴試驗計劃」,目標是在2023年有40輛電動小巴在路面試行。政府有意推動電動小巴是好事,但過於保守。2021年香港便沒有石油氣小巴,2023年才有目標40輛小巴試行,換言之,有很多小巴要轉為柴油小巴,請問,還要環保嗎?還要空氣清新嗎?還要市民的健康嗎?推動電動小巴服務所缺的不是業界技術,缺的是政府施政的魄力。 作者為城市智庫召集人、環保交通工具關注組召集人
@洪錦鉉:中央選擇「決定+立法」方式分兩步推進是維護「一國兩制」最佳方案
2020-06-14
0
0
文/洪錦鉉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晨在介紹立法的說明里講:「從國家層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有多種可用方式,包括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作出決定、制定法律、修改法律、解釋法律、將有關全國性法律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和中央人民政府發出指令等」。中央在下定決心之後,有多種方法可以達到這個目的,甚至也可以包括直接修改《基本法》。 首先,從這段話來看,中央至少有以下幾種選項:1、中央政府直接指令;2、將國家安全法列入附件三;3、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解釋;4、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專門法律,並列入附件三;5、修改《基本法》;6、全國人大作出決定或直接立法。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在對各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評估和研判的基礎上,經認真研究並與有關方面溝通後,最終選擇的是「決定+立法」的方式,分兩步予以推進。即第一步由全國人大做出決定進行授權,第二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憲法、基本法和授權,結合香港具體情況,制定法律並依據香港基本法列入附件三,由香港特區公佈實施。 中央作出的「決定+立法」的方式,應該說是既確保了建立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權威性,又已在最大程度上尊重了香港特區,維護了「一國兩制」的體面和尊嚴。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有著幾乎不受限制的權力。由全國人大作出決定,可以說是最高規格,充分體現了中央對香港建立維護國家安全制度的重視。依照《憲法》第62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不僅有權修改憲法、監督憲法實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還有權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以及擁有「應當由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的其他職權」這樣的兜底條款。 其次,要知道,全國人大是有權修改《基本法》的。根據《基本法》第159條規定,《基本法》的修改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修改提案權屬於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和香港特區。如果是香港特區的修改議案,需要經過複雜的法律程式,經過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三分之二多數、特區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和行政長官同意,才能交由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向大會提出。如果是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提出修改議案呢?《基本法》規定的唯一程式性要求,就是列入議程前,先由基本法委員會研究並提出意見。 第三,全國人大的決定沒有改變《基本法》,但對《基本法》的重要補充。根據基本法《基本法》,如果僅僅是制定一部全國性法律,並列入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實施,並不需要全國人大作出決定,全國人大常委會已經有足夠的權力。《國歌法》即是由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十九次會議通過,在第三十次會議上決定列入基本法附件三。中央選擇由全國人大作出決定,以「決定+立法」的方式,在不修改《基本法》的前提下,既沒有改變香港特區就23條立法的憲制責任,又通過國家層面立法的方式實現對《憲法》和《基本法》在香港貫徹落實過程中出現的漏洞進行填補。在立法主體和程式上看,全國人大通過的決定可以視為與《基本法》同一位階,要高於特區一般法律,是對《基本法》的重要補充。從《決定》的制定依據上看,憲法第31條和第62條第14項規定,均明確全國人大有權決定特別行政區實行的制度。因此,全國人大的此次決定,也是在決定香港特區所實行的制度,其體現的是全國人大的憲制決定權。在此意義上,當然也可以說,由全國人大作出的立法決定,並不受《基本法》某一條文的約束。 第四,全國人大的決定有監督憲法實施的意義。《決定》的導語部分在提到制定依據時,特別提到《憲法》第62條第2項規定,該項內容就是監督憲法實施。香港社會上一直流傳一個錯誤的觀點,那就是「《憲法》只有第31條適用於香港」。這一觀點已經遭到國內學界多次批駁,此不贅述。今次全國人大的決定再次證明這一觀點是錯誤的。應當說,作為中國主權表述的《憲法》總體適用於香港,而此次全國人大的決定在監督憲法實施方面的意義,就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懲治一切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組織實施恐怖活動等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以及外國和境外勢力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事務的活動。 最後,全國人大的《決定+立法》模式已經在最大程度上對香港特區給予了尊重。在立法程式上,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起草制定法律無需特別徵詢香港社會的意見。實際上,在全國人大通過決定時,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的意見已經被聽取,並且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法律並列入附件三的過程中,按照基本法第18條第3款規定,也將徵詢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和香港特區政府的意見。相較於「其他多種可用方式」而言,目前的「決定+立法」已經是維護一國兩制的最佳方案。 作者為城市智庫召集人
@洪錦鉉:香港大律師公會未正確理解23條立法
2020-06-12
0
0
文/洪錦鉉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5月25日以來,香港大律師公會和一些學者以《基本法》第23條規定的「自行立法」為依據,指摘全國人大的決定,其實是沒有理解第23條的規定或是刻意扭曲。「應自行立法」表明是特殊授權基本法第23條規定的「自行立法」之前還有一個「應」字,是「應自行立法禁止……」。基本法是一部授權法,香港的高度自治權源於中央的授權。基本法第23條是中央基於信任授權香港特區就國家安全事項立法。但同時,「應自行立法」也是一項義務性規定,是必須自行立法。基本法有兩處規定了「自行立法」,另一處是自行立法規定稅種、稅率等,有22處使用「自行」一詞,但只有第23條使用了「應自行立法」。這表明,中央授權特區進行23條立法,相較於其他一般性授權而言,是一種特殊授權。這項授權,既是權力,也是義務,更是香港特區必須履行的憲制責任。附帶義務的授權,中央在授權時所附加的義務有督促被授權方積極作為的作用,相應的,若是被授權方不履行義務,則須承擔一定的法律後果。如果從法理上作區分,權利型授權可以視為是一種完整性的授權,授權者授出權力之後,在未收回授權之前不得干預,這種授權是權力行使主體的轉移。如基本法其他使用「自行」一詞的條款,如議事規則由立法會自行制定,香港特區自行制定航運、民航、科技、體育、文化等政策和制度,諸如此類,中央不能越俎代庖,也沒有必要干預。而附義務的授權,則是一種不完全的授權,並非權力行使主體的轉移,而是權力行使主體的擴張,即根據法理本不屬於被授權者行使的權力,在授權者作出授權後,被授權者可以合法地行使權力,但授權者並未因此而喪失權力。並且,因為義務的存在,若被授權者未履行義務,授權者不但可以收回授權,而且有權自行行使權力。體現在基本法第23條上就是,國家安全本不屬於地方自治範圍,但中央授權特區立法,同時又附帶一定的義務,不僅是必須立法,而且必須就23條所列明的事項立法。當特區長期不履行立法義務時,中央除有權收回此項授權外,也有權在不收回授權的情况下,自行行使立法權。在23條立法長期得不到落實,香港已經成為國家安全的短板和突出風險點的背景下,全國人大通過的《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是從國家層面履行中央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既不是代替香港特區進行23條立法,更不是免除了香港特區23條立法的憲制責任。換言之,中央給予香港特區進行23條立法的授權沒有變,權力依然有,責任依然在。籠統講授權理論 勢必造成誤解之所以對授權進行類型化區分,是因為如果脫離基本法23條規定的特殊性,籠統地講依據授權理論,授權者對獲授權者作出授權後,並不代表授權者放棄或減少任何責任和權力,那樣勢必會給人造成誤解,被有心人利用,將之誇大為所有基本法中的授權均可照此模式,從而製造恐慌、不安乃至煽動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危機。比如,中央授權香港特區自行制定航運制度,是否中央亦可以通過全國性法律再去規定香港的航運制度呢?而且,單純講國家安全一般屬國家事務,也不能完全免除疑慮,因為基本法就是一部授權法,中央授予香港的高度自治權,相當部分正屬於國家層面的管理事項,比如稅收立法、貨幣金融政策、對外事務等,都有國家事務的屬性,是否都可以參照此模式呢?所以,還是要回到基本法的文本,從第23條規定的特殊性出發,對授權進行理論上的分類界定。這樣不僅更符合實際,也更能符合「一國兩制」的基本精神。作者為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會董、城市智庫召集人
@洪錦鉉:港區國安法可確保香港經濟發展
2020-06-07
0
0
文/洪錦鉉近期社會上出現一些反對港區國安法立法的宣傳,如指港區國安法對香港的經貿和金融業會帶來負面影響,通過港區國安法會引來英美制裁,港區國安法一旦實施會破壞營商環境,企業會跑去香港的競爭對手新加坡等,這些謬論是對港區國安法的污名化、妖魔化,與事實不符,必須澄清駁斥。香港的確有那麼一部分「唯美鬼派」,對着美國人唯唯諾諾,連頭都不敢抬。他們認為美國一切就是香的。美國發生警察殺害非裔美國人,他們自己在香港不敢指責美國半句話,自覺地堵住了自己的嘴。在香港討論修訂《逃犯條例》時,他們三番五次跑去美國跪見官員請求美國制裁香港。主動賣港的是他們,現在又假惺惺「擔心」美國制裁香港。明明是害人的鬼,卻想扮成救人的神。凡說「美國會制裁香港」,其實就是「搵鬼」打救。始終都是鬼,鬼最害怕遇到神,港區國安法如同門神鎮守門戶,令戶內鬼不敢作亂,門外鬼不敢入侵。社會穩定是投資營商的一個重要考量。凡世界經濟發展的國家或地區都有「國安法」,「國安法」正是從法律層面,確保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社會穩定,讓正當的投資和營商可以正常進行。若是有人營商是以顛覆國家、損害國家安全為目的,當然他們會害怕「國安法」,害怕見不得光的勾當終有一天被發現,擔心他們被繩之以法。劉兆佳教授表示,英美等國家有着完備的國家安全法律,執行方面堪稱嚴苛,但是相關法律卻促進了金融中心的發展。港區國安法對香港金融體系根本沒有任何影響,穩定的社會秩序有助營商,亦不影響外國投資者在香港的正當權益,反而對金融中心發展起到「定心丸」的作用。傳統基金會3月17日公布2020年《經濟自由度指數》,香港失落了連續25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的美譽,排名跌至全球第二位。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第一名是新加坡,新加坡的國家安全法既完善又嚴苛。對於那些說港區國安法會令投資者和企業搬離香港,東南亞、新加坡獲益最大,那豈不是在說,國家安全法對吸引投資的好處嗎?更何況新加坡在2019 年5月通過了《防止網絡假訊息與網絡操縱法》,進一步規管互聯網的信息。那是否香港也應學習新加坡呢?惡意攻擊港區國安法的謬論是完全經不起論證的。唱衰港區國安法立法的人心裏有鬼,所以聞聲見影已心懼。作者為城市智庫召集人
@ 洪錦鉉:美英干預絕不可能得逞
2020-05-30
0
0
文/洪錦鉉 以美英為首的某些國家意圖以威嚇的手段阻撓全國人大授權人大常委會制定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相關法律。這些恐嚇言行明顯是在干預中國內政,絕對不可能得逞!第一,香港特區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絕不是美國等西方勢力的地方或勢力的延伸。香港特區事務是中國內政,絕不容許別國對香港事務撒野。從2014年非法「佔中」到一年前開始爆發的「修例風波」均顯示,美國等西方勢力毫無忌憚地干預香港事務,無論他們是錯判形勢,還是自我膨脹,都只能說他們是在赤裸裸地擾亂中國,破壞香港的繁榮穩定。第二,維護國家安全是香港特區應有之責,香港絕不可以成為美國等外部勢力遏制中國發展的棋子。美國等多個國家都有嚴厲的國家安全法例。美國在「九一一」事件後,聯邦政府制定更多涵蓋各州的國土安全法例,甚至以美國法例干預別國內政。美國等國只許自家有國安法,卻以極其傲慢的態度阻撓中央制訂港區國安法,美國等國的雙重標準,並不是為了香港,而是企圖令香港成為一個「無法(國安法)之地」,這才能充分讓香港作為他們遏制中國發展的棋子。第三,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靠的是中央的真心實意,絕不是美國等國的虛情假意。從香港特區成立以來,中央政府一直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走樣、不變形,從經濟民生方面給予香港最大的支持與幫助,香港出現的亂象與破壞,是美國等外部勢力藉着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法例上的缺失,結合香港的破壞力量所造成的。所以制定港區國安法並公布實施,才是保證「一國兩制」在香港長期發展的生命力。美國加強遏制中國發展的行徑已不再是藏着掖着,而是擺明車馬要跟中國對着幹,所以這幾年他們在港豢養的代理人不斷浮出水面,不遺餘力地當馬前卒在香港蠱惑民心,策動暴亂和本土恐怖主義襲擊,危及「一國兩制」,令香港人原本安穩的生活變成朝不保夕。自去年六月起爆發的暴亂、日漸猖狂的本土恐怖主義活動什麼時候可以停息?香港人都擔憂,也都明白僅靠香港特區政府的力量不足以止暴制亂、防範本土恐怖主義,唯有中央果斷出手才能令香港盡快恢復過來,香港人才能實現安居樂業。港區國安法就是香港最好保障。 作者為城市智庫召集人來源:大公報
@ 洪錦鉉:落實港區國安法有迫切性
2020-05-28
0
0
文/洪錦鉉美國有沒有國家安全法?這是一個很容易回答的問題。當然有,只是美國政府保護國家和國土安全的法例比我們所知的還多,如《煽動叛亂法》、《間諜法》、《國土安全法》、《國家安全法》、《保護美國法》、《外國情報偵察法》……為何美國一直對中國的香港特區落實保護國家安全的法例反應這麼大?對香港特區保護其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安全說三道四,指手畫腳?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4月29日記者會上表示,反對香港基本法第23 條立法保障中國的國家安全,稱會影響美國在香港的利益。蓬佩奧說得很直白,他心裡只有美國的利益。美國在香港的利益是什麼?我們常聽說,香港是美國的最大情報中心,其最大的目標是中國內地,最大的目的是顛覆和瓦解中國。自2014年「佔領中環」,他們稱之為「雨傘革命」以來,2019 年的修訂《逃犯條例》風波中,香港特區遭受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破壞,以美國為首的外部勢力更肆無忌憚走在前頭。1. 在香港發動和參與反修訂《逃犯條例》運動,他們稱之為「反送中運動」,不僅街頭破壞和肆意傷人,更有燒人和殺人。2.「港獨」旗幟、美國國旗、英國國旗更高舉在一次又一次的集會和遊行中,以宣示「港獨」。3. 美國政要公然來港接見香港反對派的政客,外國人士(有指是特工)公開與反對派的人士見面,在「暴恐分子」破壞行動中,與他們交頭接耳。4. 公然污損和破壞中國國旗和國徽,入侵和破壞立法會。5. 在區議會選舉中,利用「暴恐分子」威嚇愛國愛港的參選人、義工與支持者。6. 香港特區的政客不斷去美國參見美國高官,並要求美國立法,直接干預香港特區的事務,甚至想阻斷香港與各國各地的經貿往來。7. 他們的立法會議員在香港特區的立法會裡公開發言要「攬炒」香港,甚至公然提出了奪取香港特區管治權的路線圖和時間表……等等圖謀並不是憑空指控,都有真憑實據,網上隨處可查。香港特區反對派政客,如立法會議員等人士和勢力已不再是普通的反對派,他們已成反中亂港分子,公然勾結以美國為首的外部勢力,意圖再次策動暴亂,奪取特區管治權,他們言行猖狂,簡直是目中無人,以為有美國等外部勢力撐腰,中國政府就奈何不了他們。中國中央政府及時採取果斷立法措施,準備立港區國安法,將打擊以美國為首的外部勢力及其代理人插手香港事務,令其在港活動空間大幅壓縮,確保長期解決香港特區不穩定的政治因素和外部因素,令外部勢力不再干預香港特區和中國的繁榮發展。作者為城市智庫召集人
@ 洪錦鉉:美國人的生死抉擇
2020-05-27
0
0
文/洪錦鉉 和朋友茗茶論天下,談及美國總統選舉和抗擊新冠病毒疫情。朋友分享了他的幾位美國客戶的看法:猶太裔的美國人是特朗普的鐵粉,無論特朗普做什麼,很多猶太裔美國人都會投他的票;印度裔的美國人不認同、不支持特朗普;其他幾位客戶沒有表示;他們都認同特朗普的一個說法——美國確診新冠病毒個案和死亡個案這麼多,沒有理由中國內地的數字這麼少,他們也不相信香港的確診數字和死亡人數這麼少。猶太裔美國人佔美國總人口3%左右,卻是美國主流社會中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 少數,政界、商界、司法界等界別猶太人都佔了主導美國生命線的位置。有報導指,猶太人掌握了美國70%的財富,華爾街精英50%是猶太人。在美國的猶太人為什麼會支持特朗普?2017年12月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不顧國際反對聲音,一意孤行地宣佈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下令計劃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搬到耶路撒冷。此舉是過去美國眾多總統不敢做的事,因為這會隨時引爆中東火藥庫,也令全球的穆斯林感到不滿,會令美國後患無窮,但這卻迎合了猶太人的心願。猶太人國家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稱讚特朗普的決定是「勇敢、公正」,這一宣佈是「歷史性的里程碑」,大多數美國猶太人組織對此舉是歡迎的。美國的猶太人將會投桃報李,支持特朗普連任美國總統。美國政府抗疫不力導致確診新疫病毒個案和死亡個案急增,特朗普為首的共和黨政客已有「甩鍋」給中國的共識,為此出了一本「甩鍋天書」,教這些政客如何「甩鍋」,要中國背黑鍋。美國人相信美國是最先進的國家,美國疫情這麼嚴重,其他國家必然會比美國更嚴重。很多美國人基於傲慢與偏見,選擇相信總統特朗普對中國內地和香港有隱瞞疫情的指責,但他們不知道中國內地封城的嚴厲和全民同心抗疫的配合。但「甩鍋」給中國在美國無論是基層民眾還是中產階層都是有市場的。特朗普及美國政客重視選情多於疫情,重視選票多於人命。雖然美國的新冠疫情不斷惡化,死亡個案持續攀升,特朗普的罪責最大;但是我們不能高估美國民眾的智慧,特朗普的連任選情所得選票與美國疫情惡化是呈正比上升的,還是負比下降的?——這是美國人的生死抉擇。投票本來就有盲目性和麻目性的特質。我們不能低估特朗普及其競選團隊的選舉操作,目前,美國總統選舉特朗普連任的機會仍是很高的。 作者為城市智庫召集人
上一页
1
2
3
4
5
洪錦鉉-紫荊雜誌_紫荊網
城市智庫召集人、民建聯副秘書長、港台青年創意聯會(商會)主席、九龍社團聯會秘書長、觀塘區議員(2008年至2019年)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