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典禮意義重大 豈能沒有Plan B?

畢業典禮意義重大 豈能沒有Plan B?

日期:2024-11-22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八十後教師

在人的一生中,畢業典禮是學習生涯必經的一幕,儀式莊嚴,無論是主辦單位、學生本人還是家長,都充滿期待、認真對待,更會盛裝出席參與。現代學生基本上會經歷3至4次畢業典禮,幼稚園和小學的典禮印象相對模糊,要靠影像勾起回憶。會“記住一世”的應當是高中、首個大專或大學學位、博士畢業,長大了還不時掀起回憶,反而碩士和文憑畢業禮,相對來說“放輕”一些。

早前,由於一個難得在十一月份掛的八號風球,中文大學決定取消畢業典禮,引起學生和家長嘩然。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晴天霹靂,不少家長更遠道從世界各地來港,就是為了親身見證子女在台上取得證書的一刻。雖然過程短短數十秒,由司儀叫名字,到台上領取道具證書,鞠躬拍照再走回台下,這些都是學生和家長人生中最重要一刻。校方的決定值得商榷,如此輕率,實屬不智。

筆者服務過多間中學,中學的畢業典禮有些在學期尾七月份舉行,有些較傳統的則在下一學期十一月至十二月舉行。前者經常受到風雨影響,掛起八號風球或紅色暴雨警告並不少見。幾乎所有學校都重視畢業典禮,會有後備日期,即是“Plan B”,在邀請函和學生通告上早已寫明“如因惡劣天氣影響,畢業典禮延至X月X日舉行”。如果連“Plan B”都受到影響,會擇日補辦。

此次事件,令人質疑校方管理層和決策層的能力水準,連“Plan B”都沒有,實屬不智。除非發生不可抗力事件,包括大型社會事件、三年疫情等影響社會和大眾生命健康的情況,不得不把畢業典禮移師網上,但這是迫不得已、無可奈何的“Plan B”了。

幸好中大最終順應民意,安排補辦畢業典禮,讓教授、學生和家長聚首一堂,共同見證,分享喜悅。不過,這次事件肯定成為了應屆畢業生的“難忘”回憶。這對於其他學校也起了借鑒作用。

來源:地區報《港紙》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孫藝寧 校對:李博揚 監製:連振海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