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日,呼圖壁縣大豐鎮聯豐村的棉農搶抓晴好天氣,利用採棉機採收棉花。陶維明攝新疆的棉花
質地柔軟
潔白如雪
是棉農辛勤勞作的結晶
2024年11月27日,在新疆天鵝現代農業機械裝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在生產採棉機。李華北攝多年來
“新疆棉”
以其優良品質贏得了內地外消費者的青睞
為全球紡織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2024年10月2日,呼圖壁縣大豐鎮聯豐村的棉田,採棉機在採收棉花。陶維明攝棉花界流傳這樣一句話
“世界棉花看中國,中國棉花看新疆”
新疆長絨棉
因其柔軟細膩、光澤度好
更是棉花界明星般的存在
2021年10月10日,在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現代農業示範園,模特身着棉品衣物在棉田中走秀。何龍攝新疆棉花
總產、單產、種植面積、商品調撥量
均名列全國第一
2024年10月21日,中國外文局歐亞中心俄羅斯籍記者愛麗克斯·玻滋達耶娃(中)與棉農合影。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鄒懿攝你可能想不到
這四個“第一”
新疆棉花
已連拿二十幾年
2024年10月10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10團12連一處棉田,採棉機在採收棉花。今年,兵團第一師種植棉花203.7萬畝、預測畝產470公斤,機採率100%。孫國權攝棉花
是一種喜溫喜光、具有無限生長習性的經濟作物
新疆與內地其他產棉區相比
具有更多有利的氣象條件
2024年7月23日,棉農駕駛拖拉機在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小拐鄉的棉田裡進行噴灑農藥作業。田國建攝新疆空氣乾燥、雲量少、晴天多、日照充足
有利於棉纖維生長
能夠顯著降低爛鈴率,提高單產
2024年3月27日,阿克蘇市柳源鎮祥和村農民駕駛一體式精量播種機播種棉花。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周鵬攝新疆棉花
每年能享受到
約2500-3500小時的“日光浴”
2018年4月15日,瑪納斯縣北五岔鎮三岔口村綠源農業合作社6700畝棉花陸續開播,四台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拖拉機在地裏精準作業。何龍攝除此之外
晝夜溫差大
有利於棉花乾物質積累及經濟產量形成
而豐富多樣的光熱資源
有利於各類型棉花生長
2022年6月27日,在呼圖壁縣大豐鎮大土古裡村,大型農機在棉田裡噴灑防治病蟲害的農藥。陶維明攝來自天山和崑崙山的冰雪融水
堪稱“水中貴族”
給新疆棉花
提供了充足穩定且優質的水源
2021年3月26日,北斗衛星導航大馬力播種機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12團22連的棉田裡播種新棉。孫國權攝我國是
世界最大的棉花消費國
第二大棉花生產國
2021年10月15日,採棉機在沙雅縣努爾巴格鄉振興村採收棉花。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周鵬攝作為新疆的第一大“花”
棉花種植分布在全疆各地
2022年9月30日,採棉機在尉犁縣興平鎮統其克村的棉田裡採收棉花。汪志鵬 攝2023年新疆棉花
實播面積達到3616.3萬畝
棉花產量511.2萬噸
佔全國總產九成以上
2023年10月16日,採棉機在呼圖壁縣五工台鎮小泉村一處棉田採收新棉。馬光元攝2024年新疆棉花
種植面積約3556萬畝
預計棉花產量能達到526萬噸
2023年12月3日,工人在位於新疆(昌吉)亞歐國際物流園的新疆華嶸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華宏棉花專業監管倉庫將皮棉入庫。何龍攝截至目前
全區棉花機械化採收率超過85%
人力被大大解放
2022年9月30日,採棉機在尉犁縣興平鎮統其克村的棉田裡採收棉花。汪志鵬 攝我國過去
沒有種植長絨棉
特紡工業所需原料全部依賴進口
2024年11月3日,工人在位於新疆(昌吉)亞歐國際物流園的新疆華嶸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華宏棉花專業監管倉庫搬運棉包。何龍攝目前
新疆是內地唯一大量生產長絨棉的地區
2023年11月1日,研究人員在位於昌吉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的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棉花生物育種與綜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新疆中心,觀察基因編輯棉花品種植株長勢。何龍攝此外
新疆還利用高科技生產出
天然彩色棉
展示出良好的發展前景
2022年11月10日,採棉機在沙雅縣海樓鎮一處棉田採收棉花。柳玉柱攝總結一下
新疆棉花為啥好?
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日照最長可達16小時以上
創制一批優異種質資源,耐高溫、耐鹽鹼、耐寒、適宜機採
棉花種植多項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新疆棉花機械採摘率高
規模化生產效益顯著
長絨棉品質優良
各項質量指標都超過國家標準
2021年10月12日,尉犁縣尉犁鎮幸福社區居民在棉花田直播棉花採摘。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周鵬攝質量卓越
口碑傳承
新疆棉花的“好”早已深入人心
它不僅是中國的驕傲
更是全球紡織業的寵兒
"新疆棉"是世界最好的選擇!
來源:新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