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近日公布香港中藥材標準(《港標》)第十一冊,詳列14種常用藥材的安全和品質的標準,供公眾參考。
衞生署發言人說,衞生署自二○○二年開始推行《港標》計劃,分階段為香港常用的中藥材制訂標準,以確保中藥材的安全及品質。編製《港標》有助推動中藥研究,促進本港中藥業邁向現代化、國際化,促進中藥的國際貿易。經過二十多年發展,《港標》已在不同領域被廣為採用,亦是國際認可的參考和依據框架,曾多次被海外權威機構及國際期刊的中藥研究文章引用。
他補充,《港標》載錄藥材的名稱、來源、性狀,以及鑒別(包括顯微鑒別、薄層色譜鑒別、氣相及液相/超高效液相色譜指紋圖譜法)、檢查、浸出物和含量測定的測試方法。第十一冊新增的14種藥材包括丁香、明黨參、紅豆蔻、沙棘、枸杞子、薄荷、沒藥、紫蘇葉、廣藿香、茯苓、龍脷葉、銀柴胡、蘇合香和酸棗仁。目前,《港標》已為344種藥材制定參考標準。
衞生署將舉辦簡介會,向中藥業及化驗所代表簡介《港標》第十一冊的內容及最新研究工作。
所有《港標》冊數已上載至網站,供市民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