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回應社會需求,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推出四年全日制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第二學位入學途徑“Graduate Entry Track in Bachelor of Medicine and Bachelor of Surgery”[簡稱MBBS(Graduate Entry)] ,讓持有學位人士報讀。課程於日前已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批准,首年學額25個,預計首批新生於今年9月入學,現正接受報名,截止申請日期為6月20日,並將於下周三舉行入學資訊講座。
借鑒全球頂尖醫學院課程設計
香港大學副校長(健康)兼李嘉誠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教授指出,學院過往擁有取錄第二學位學生入讀MBBS課程的經驗,印證透過多元途徑招收優質學生的重要性。以去年為例,學院便收到約300名持有本科學位的人士申請報讀MBBS課程。劉教授說:“全球多所頂尖醫學院已開辦四年制醫科第二學位課程,包括英國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港大醫學院參考以上大學的課程設計及成功經驗,同時從現有六年制MBBS課程取錄的第二學位學生中得到啟發,透過多元收生助醫學院持續發展。”
靈活課程 一年修畢醫學研究碩士課程獲兩個學位
此四年制醫科第二學位課程架構與現時六年制MBBS課程的專業核心內容及評估要求一致,課程資料已提交香港醫務委員會。課程的第一年將提供密集式的臨床前培訓,第二至第四年將專注於臨床訓練,學生將與六年制MBBS課程的同學一起接受沉浸式臨床訓練。
另外,港大醫學院擁有優良的師資及科研人員,有過百位學者為全球首2%頂尖科學家,更有32名學者膺選科睿唯安“2024年度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佔全港獲選學者近四分之一,足證學院在推動醫療科學前沿和創新知識方面的貢獻和影響力。學院注重培育醫學科研人才,循新途徑入學的學生在完成第一年課程後,可跟隨“世界級學者”參與頂尖研究項目或增修港大醫學院獨有的一年制醫學研究碩士(MRes[Med])課程,於五年內獲取兩個學位。此MRes[Med]課程深受六年制MBBS課程的學生歡迎,不少同學在三年級“增潤學年”期間選讀,至今已有百多名同學修畢,許多更在學習期間獲得獎助學金、參加國際會議及出版個人研究論文。循新途徑入讀的學生亦可選修此MRes[Med]課程。
多元化招生 吸引優秀學生
劉教授續指:“已擁有首個學位的同學具備本科深厚學術知識,有助將不同學科知識融入醫學教育發展,促進跨學科交流和知識整合,擴闊同學視野及未來事業發展空間。香港社會正面對人口老化、醫療人手不足的挑戰,加快培訓人才成為當務之急,新課程為有志從醫的人士開闢新途,進一步壯大及豐富醫療系統及臨床研究的人才庫。”
充足臨床教學 培育未來仁醫
新課程亦提供全方位臨床訓練及多元化的實踐機會,劉教授強調:“我們非常著重臨床培訓,並擁有強大的教學醫院網絡和完善軟硬件配套,修讀新課程的同學將獲安排在本港及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公私營醫院,進行為期三年的臨床培訓。”
新課程歡迎立志行醫的人士報讀,申請人須持有香港或海外知名大學的學位,符合香港大學中文、英文及科學科目(包括化學或生物)的入學要求,同時能以流利廣東話溝通。有興趣報讀可參加學院舉辦的入學資訊講座,或瀏覽https://www.med.hku.hk/zh-hk/。
入學資訊講座詳情
日期:3月12日(三)
時間:下午6時30分至7時30分
地點:薄扶林沙宣道21號港大醫學院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