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綠色金融前景闊 綠債發行七連冠-紫荊網

香港綠色金融前景闊 綠債發行七連冠

日期:2025-04-23 來源:大公報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香港近年積極發展綠色金融,且成果顯著。香港特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昨日(22日)出席《2025地球論壇》致辭時表示,2024年香港綠色及可持續債券發行總額突破840億美元(約6516.15億港元),其中綠債約430億美元(約3335億港元),獲監管機構認可的ESG(環境、社會及管治)基金資產管理規模達1.2萬億元。這些數據不僅鞏固香港作為亞洲氣候投資核心平台的地位,更凸顯其動員國際資本、推動低碳轉型的關鍵角色。

陳浩濂表示,香港作為亞洲首屈一指的綠色金融樞紐,近年通過政策框架、市場基建及跨境協作,持續強化可持續金融生態系統,助力全球氣候行動。他透露,2024年香港綠色及可持續債券發行總額突破840億美元,其中在香港安排的綠色債券規模達430億美元(約3335.73億港元),連續七年位居亞洲市場第一,佔區域總額45%。截至去年12月,香港獲監管機構認可的ESG基金逾200隻,資產管理規模達1.2萬億元,較三年前基金數量激增136%,資產規模增長15%。

“超級聯繫人”角色助力融資

陳浩濂指出,為構建穩健的可持續金融體系,特區政府去年12月推出“可持續發展披露計劃”,要求上市公司參照國際標準進行環境信息披露,新規將於今年8月1日生效。此舉旨在確保本地市場與國際準則接軌,同時兼顧區域需求。香港亦積極聯動粵港澳大灣區及歐盟等主要經濟體,推動綠色金融標準互認。

人才儲備被視為香港維持區域領導地位的關鍵。陳浩濂透露,特區政府推出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已吸引逾6400人參與,並計劃將計劃延長至2028年,持續為業界輸送專業力量。同時,當局將擴大培訓補貼規模,未來三年再撥3500萬元,提升從業者應對氣候風險的能力。

陳浩濂強調,全球綠色轉型既是挑戰,更是香港發揮國際金融中心優勢的契機。透過政策創新、市場聯通及技術賦能,香港將繼續擔當“超級聯繫人”角色,為全球氣候目標提供融資解決方案。

全球綠色轉型資金缺口達70%

特區金發局行政總監區景麟於同一場合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正積極推動綠色與可持續金融發展,並通過公私合作加速全球綠色轉型。全球綠色轉型已迫在眉睫,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估算,2050年前需累計投入47萬億美元(約364.59萬億港元)以實現氣候目標,而發展中經濟體每年至少需1萬億美元(約7.76萬億港元)應對氣候變遷,資金缺口高達70%,亟需各界協力。

區景麟進一步指出,香港憑藉“一國兩制”優勢,正成為連接內地、中東及海外市場的關鍵樞紐。特區政府通過國際稅收政策、頂級融資平台等舉措,為可持續金融奠定基礎;私營機構則發揮資產管理優勢,吸引家族辦公室及高淨值投資者聚焦影響力投資。此外,公共部門與私營資本(PPP)的合作模式,能分擔風險、擴大項目規模,並確保長期可行性。

區景麟提到,金發局近期發布三份研究報告,涵蓋轉型金融、氣候投資及保險資本應用,突顯香港整合創新科技與金融專業的潛力。他呼籲各界提升透明度、對接國際標準,以增強投資者信心,鞏固香港作為亞洲綠色金融中心的地位。

來源:大公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安濤 校對:孫藝寧 監製:連振海
澳門舉行多項慶祝活動迎十五運會倒計時100天
天文台發出黑雨警告
“錨”定Web3.0未來峰會記者會在港舉辦 搶抓數字經濟新機遇
香港《穩定幣條例草案》今日正式生效 陳茂波《紫荊》專訪詳解穩定幣發展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