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近日率團再訪中東,成功升級與卡塔爾等三國的夥伴關係。特區政府表示,已接到卡塔爾、阿聯酋駐香港總領事館及阿曼駐港名譽領事館的通知,指將放寬對香港特區護照的免簽安排。卡塔爾及阿聯酋可免簽最長逗留30天(此前為落地簽),阿曼則由原本的免簽逗留10天延長至14天。
李家超在結束行程時表示,此次出訪與卡塔爾和科威特共達成59項合作協議,進一步建立與“海合會”國家的關係。香港再度豐富經貿網絡,分攤國際局勢波動造成的風險,為營造穩定且牢固的經濟增長環境累積了重要籌碼。
此次李家超二度到訪中東國家並帶着三國免簽政策放寬及59項合作協議歸來,是以實際行動回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國際間合作關係的新布局。近日正在澳門考察的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座談會中向港澳工商界提出四點期望,其中一點就是要求港澳兩地大力拓展國際商業網絡,繼續鞏固與傳統市場經貿聯繫,主動對接“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積極開拓中東、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
加強與中東國家的合作,不僅可令香港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維持自身競爭力,亦能充分發揮“內聯外通”優勢,為內地企業打通與中東國家商貿往來的橋樑,令“一帶一路”的覆蓋範疇更為廣泛。此次李家超所帶領的考察團中就有二十餘名內地企業代表,充分體現出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在國際合作領域的價值。
近年來,受政治因素驅使,香港與西方國家的經貿合作日漸疲弱,香港迫切需要新資本進入市場以提升實力。早前,持續多日的中美貿易戰迎來轉機,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收回三位數的對華“對等關稅”,將對華商品徵稅調低至30%。
這一意料之中的結果釋放出兩點重要信號,一是如今的美國政府在制定經濟政策時無理性無信譽無對他國尊重,調整關稅如同兒戲,與這種國家進行商貿合作存在諸多風險。雖然今次關稅戰暫告一段落,但未來仍然存在捲土重來的可能性。二是美國之所以調低關稅,並不是因為“善心大發”,而是其根本沒有能力承擔減少中國商品進口帶來的嚴重經濟後果。
由此可見,經濟實力才是國際間談判的決定性籌碼,香港應加速與中東國家的合作協議落地及資源互換,借免簽放寬契機組織、舉辦更多經貿活動,邀請更多本地企業和內地企業入局香港與中東的合作往來,讓中東這片“新藍海”成為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原文來自橙新聞評論室,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