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碳定價機制基本形成 全國碳市場四年總成交額超462億元-紫荊網

中國碳定價機制基本形成 全國碳市場四年總成交額超462億元

日期:2025-07-17 來源:香港新聞網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7月16日是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交易四周年。據中國生態環境部消息,目前中國碳市場總體運行健康有序,碳排放權的交易活躍度明顯增強,市場對全社會減排成本的降低作用顯著。

2025071720297b145776

據央視新聞報道,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負責人介紹,截至7月15日,市場累計成交量突破了6.7億噸,累計的成交額也超過了462億元,交易規模持續擴大。

據中國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4年來,交易的活躍度顯著增強。其中2024年全年的成交額超過了180億元,同比上升近25%,創歷史新高。而碳排放配額的價格在2024年11月曾超過每噸100元大關,近期市場的碳價穩定在每噸70元—80元,與開市初期相比增加了近一倍。

據了解,目前,首批參與全國碳市場交易的全國2000多家火電企業已經樹立起了“排放有成本,減排有收益”的理念。在壓實企業碳減排主體責任的同時,推動企業技改實現降本增效。

上海環交所表示,單向競價將滿足各行業對配額的不同需求,進一步提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活力,完善碳價形成機制,推動碳排放配額流動和高效配置。

據了解,行業擴圍是今年全國碳市場最顯著的變革。2025年3月,生態環境部印發《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工作方案》,方案要求鋼鐵、水泥和鋁冶煉行業中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單位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方案預計將涉及1500家企業共3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碳排放量。

來源:香港新聞網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安濤 校對:劉可熠 監製:姚潤澤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