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傳部分香港銀行初步討論成立一家“壞賬銀行”(bad bank),來處理不良貸款。特區金管局回應指,相關傳聞沒有根據。局方不只沒有計劃設立“壞賬銀行”,而是認為無需要。了解相關銀行亦沒有此計劃。
特區金管局強調,香港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健康,信貸風險可控,銀行現時就壞賬的撥備已好充足,信貸撥備覆蓋率超過140%,盈利良好,所以就算特定分類貸款比率上升,相關影響都已經解決,毋須再成立另一個機構處理。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稱,部分銀行近期已與顧問公司接洽,並初步討論設立一個專門實體來吸收壞賬。提議成立的實體之一是仿照內地不良資產管理公司,或讓銀行能夠收回至少部分貸款。
惠譽根據金管局數字估計,截至3月底本港銀行不良貸款總額已達250億美元,佔貸款總額的2%,創20年來最高水平,惠譽估計比例到年底可能攀升至2.3%,增速是亞太地區最高,而且2026年貸款質量可能會進一步惡化。
報道指,銀行過去對以房地產資產為抵押的貸款,作展期或修改原始條款以避免減記,但現時面臨愈來愈大的割棄壓力。一些銀行推遲確認減值,一定程度上美化標的資產質量。前瑞銀分析師Jason Bedford指,應該會看到更多不良資產出售,但並沒有發生,有點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