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3C認證的充電寶,也須被妥善安放-紫荊網

沒有3C認證的充電寶,也須被妥善安放

日期:2025-07-17 來源:工人日報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據近日《經濟參考報》報道,6月28日起,民航局全面執行充電寶新規:凡無3C標識、標識不清晰或被召回的型號、批次,一律禁止攜帶乘坐境內航班。記者在廣東、江蘇等充電寶產銷大省調查發現,新規實施半月來,大量不合規充電寶被機場攔截,引發公衆對其流向和處置是否合規的擔憂。

為儘量減少充電寶等鋰電池產品為飛機運行帶來的安全隱患,民航局對可攜帶上機的相關產品進行了更為嚴苛的約束。面對手中大量無3C認證的充電寶,消費者如棄置不用,會帶來損失,如隨意丟棄,又可能給公共安全帶來隱患。

根據現行法律,廢棄充電寶屬於電子固體廢棄物,分揀後須定向輸送至下游處理此類廢棄物的企業及資源再生加工企業。然而現實中,仍有不少丟棄的充電寶被“拾荒者”撿拾後流向非法小作坊。那些在被機場“攔截”、被乘客棄置的充電寶的處置流程,顯然更不容忽視。且不說這類產品被隨意處置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一旦流入二手市場,更可能讓問題產品的安全風險被進一步放大。

目前,工信部“白名單”列出的電池回收處置企業,往往較少回收零散的廢棄充電寶,加之回收渠道建設投入不足,更加大了廢棄充電寶再次流入市場的風險。

當“便攜剛需”遇上安全隱患,政策干預必須精準發力。長遠看,充電寶安全需要更為系統的治理方案。

一方面,要嚴把生產關,強化對3C認證的動態監管,對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生產廠商形成震懾,從原材料、生產流程到成品檢測實施全鏈條追溯,確保問題產品能高效、安全召回。

另一方面,需加強對二手交易平台的監管,要求平台加強審覈,嚴禁入駐商家銷售無合法來源、未經3C認證的充電寶,針對近期一些網店為消費者定製3C認證貼紙等不法行為,尤其要從嚴打擊。電商平台也應守土有責,不給銷售不合格產品的商家任何生存空間。

小小充電寶的去留,考驗着社會治理的精細度。將3C認證作為強制性准入門檻只是第一步,在此基礎上妥善安置問題產品纔是善始善終,從而讓治理效果最大化,維護健康公平的市場秩序。

來源:工人日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可熠 校對:劉雨晨 監製:姚潤澤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