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在江蘇南京市一小區門口,都有一個掛着“免費茶水”牌子的小茶攤,一張小木桌、一隻不鏽鋼保溫水桶,給路過的戶外勞動者帶來便利。擺茶攤的是附近的居民崔傳面奶奶,被大家稱為“茶攤奶奶”。到今年,小茶攤已經見證了28個南京的夏天。


記者:你平時來這接水多嗎?
外賣員:多啊,送外賣的全都在這裡接水。
記者:全在這接啊?
外賣員:自己水帶得不夠,阿姨這裡有水就可以倒一點。
環衛工人:我在這裡幹了快20年了,這裡一直都有水,好多人來這裡喝水。

崔奶奶已經75歲了,一直是凌晨兩點多起床燒水。她說,凌晨用的是“谷電”,比白天便宜。同樣爲了省錢,崔奶奶在今年1月就提前買了400瓶風油精和200盒清涼油。炎炎夏日,有需要的市民可以免費自取。

“茶攤奶奶”崔傳面:今年的風油精是反季節買的,比較便宜,現在去買得七塊多一瓶,1月份買的時候就五塊多一瓶。
就這樣,省下來的每一分錢,崔奶奶都攢進了這份“免費的清涼”裡。

之所以這樣省錢也要支起個免費茶水攤,是因為20多年前,崔奶奶下崗後曾擺過修車攤,體會過夏天南京街頭的酷暑難耐。所以,撐起這個免費茶水攤,成了崔奶奶一年中最重要的事,並且年年都要做。
“茶攤奶奶”崔傳面:雖然是一點茶水,我覺得,人家口渴了來喝點水,就能感到到南京就像到家一樣溫暖,雖然事情不大,我覺得,把任何人當作自己的親人,人家也把我當作他的親人。

記者採訪當天,南京的氣溫已達35℃,崔奶奶家卻沒開空調。對自己,她精打細算到捨不得多花一度電;對他人,卻把省下來的每一分錢都傾注在免費茶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