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敬:假借文創搞“軟對抗” 危害大須遏止-紫荊網

李梓敬:假借文創搞“軟對抗” 危害大須遏止

日期:2025-07-24 來源:《香港文匯報》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 李梓敬

有傳媒揭發,深水埗有所謂“獨立書店”聯合舉辦“獨立書展”,公然售賣鼓吹反中亂港的書籍,當區多間食肆、文創店與“獨立書店”更互相促銷,心照不宣形成藉散播反中亂港思潮“吸金”的產業鏈,打着文化創作旗號,暗中搞“軟對抗”,荼毒市民、誤導年輕人走入歧途,挑戰國安法律底線,為社會安定埋下重大隱患。社會各界必須高度警惕,團結一致,迅速行動,堅決向“軟對抗”說不,維護國安港安的大好局面。

所謂“軟對抗”,與直接衝擊法治、進行違法暴力活動相比,手段更隱蔽,危害性更大。如今香港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反中亂港分子不敢再明目張膽搞暴力抗爭,而是利用看似正常、合法的文創活動,向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灌輸錯誤的極端價值觀。“獨立書店”、“黃店”把違憲違法的“港獨”口號改頭換面,隱晦地印在書籍、文具、飾品上;把歪曲事實、美化違法暴力的謬論寫進各類宣傳品;把仇警、仇政府、分化社會的情緒隱藏在所謂文藝作品之中。這些以文創作包裝的“獨書”、偽文創,暗地散播反中亂港思潮,降低社會的警惕性,令普羅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更容易被誤導。“軟對抗”迷惑性、殺傷力不容低估,絕不能任其自由發展、持續滋生,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獨立書展”用心險惡須堅決打擊

值得關注的是,傳媒報道的“獨立書展”,選擇在7月21日前後舉行,其險惡用心更暴露無遺。眾所周知,“7‧21”是2019年修例風波中的重要時間點。當年,反中亂港勢力糾集暴徒在元朗毆打無辜市民,製造“白色恐怖”,卻扮受害者藉以抹黑警方、撕裂社會。

現在別有用心之徒故技重施,策劃暗含強烈政治意味的“獨立書展”,目的顯然就是要炒作仇恨,撕裂社會,破壞香港當前難得的安寧穩定,阻礙香港集中精力謀發展,干擾“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因此,對於“獨立書店”、“獨立書展”之類居心叵測的“軟對抗”,社會各界必須看清其本質,嚴厲譴責,執法部門更須堅決打擊。

香港享有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社會包容開放。香港近年銳意發展文創新興產業,文創產業發展空間更大。但是,文創產業不能成為滋生“軟對抗”的溫床。香港完善了國安法律,落實了“愛國者治港”,仍然有人借“言論自由”、“文化多元”的名義,利用藝術展覽、讀書會、電影放映等活動,在社區散播反中亂港思潮,策劃花樣百出的“軟對抗”。維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特區政府、愛國愛港政黨和社區組織都要保持高度警惕,採取有力舉措制止“軟對抗”。

特區政府要進一步加強執法力度,用好用足法治手段,嚴厲打擊分裂國家、危害國安的違法行為。加強對文化活動的指導和管理,建立健全審核機制。對涉嫌宣揚“港獨”、危害國安的所謂文創作品和活動,要堅持“零容忍”原則;大力扶持弘揚愛國愛港價值觀的文創作品和活動,提供更多的展示交流平台,讓正面價值觀充滿社會每個角落。

宣揚正確價值觀 拒絕歪理謬論

愛國愛港政黨和社區組織要主動出擊,充分發揮熟悉社區和市民的優勢,在基層積極開展愛國愛港教育,策劃形式多樣的活動,如愛國主義讀書會、紅色經典電影展、國家安全宣傳周等,引導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歷史觀。善用市民喜聞樂見的文創模式,生動活潑講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增強市民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自豪感,真正把社區打造成宣揚主流價值觀的陣地,剷除滋生“軟對抗”的土壤。

學校要切實加強國情教育和憲法、香港國安法等教育,引導學生自覺抵制反中亂港思潮;媒體要積極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及時揭批“軟對抗”亂象,協助市民認清“軟對抗”的禍害,提高警惕,勇於舉報“軟對抗”文宣;工商界要履行社會責任,拒絕“黃店”“黃產品”,切斷“軟對抗”的經濟鏈條。

香港要實現由治及興,根本之道在於增強憂患意識,勿“好了傷疤忘了痛”。社會各界攜手防範“軟對抗”,確保香港長治久安、安居樂業。

(作者係香港立法會議員,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來源:《香港文匯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藍皓源 校對:楊晨 監製:張晶晶
澳門舉行多項慶祝活動迎十五運會倒計時100天
天文台發出黑雨警告
“錨”定Web3.0未來峰會記者會在港舉辦 搶抓數字經濟新機遇
香港《穩定幣條例草案》今日正式生效 陳茂波《紫荊》專訪詳解穩定幣發展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